一、姓氏
鄂温克族的古姓氏与氏族(哈拉)名称是一致的。清末,鄂温克族的每个部落一般都由
两个以上的氏族(哈拉)所组成,鄂温克人有“杜拉尔”、“涂克冬”、“那哈他”3个较大
的氏族。氏族名称都含有一定意思,“杜拉尔”、意指在河边住的人;“涂克冬”,意指在
秃山底下住的人;“那哈他”,意指在南山坡住的人。民国时期靠山区和农业区的鄂温克族
受汉族影响,报户口时将氏族名称简化,与汉姓相仿。如“杜拉尔”氏族简化杜姓,“涂克
冬”氏族简化涂姓或戴娃,“那哈他”简化那姓。
二、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黑龙江省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嫩江流域讷河县鄂温克村和百路
村,嫩江县繁荣村和大石砬子村。讷河县境讷谟尔河中游两岸聚居的怀讷杜拉斯尔、鄂莫乐
杜拉斯尔、怀讷索鲁古尔、鄂莫乐索鲁古尔、瓦讷已索鲁古尔和托莫浅6个鄂温克村屯的鄂温
克人,于1938—1943年间,先后搬迁至嫩江右岸(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居住。
1953年黑龙江省第一次人口普查,鄂温克族共625人,集中在嫩江地区有614人,其中讷
河县515人,甘南县56人。1964黑龙江省第二次人口普查,鄂温克族共599人,其中讷河县479
人,齐齐哈尔市67人。1982年黑龙江省第三次人口普查,鄂温克族共1114人,其中男性571人,
女性543人。比1964年增加515人,男性增加256人,女性增加25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