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质特征
东部晚侏罗世烟煤灰分较高,原煤灰分为26一40%,属中高灰分煤。只有双鸭山煤田灰分
较低,为10—30%,属低中灰分煤。煤的挥发分为20—38%,胶质层厚度为5—28M/M,煤的发
热量为6000—8800千卡/公斤,碳含量82—91%,氢含量在5%左右,氮含量在1%以下,硫含量
在0.6%以下,磷含量在0.01%以下,属于低硫、低磷炼焦用煤。
本区晚侏罗世烟煤的煤岩宏观呈条带状结构,主要是细条带—中条带结构。条带宽度为
2—5公分,由镜煤、亮煤、暗煤及丝炭组成。一般薄煤层构造简单,厚煤层构造复杂。煤的
光泽为玻璃光泽或弱玻璃光泽,少量为脂肪光泽。按煤的光亮程度,可分为全亮煤、半亮煤
、半暗煤和全暗煤4种类型,以半亮煤和全亮煤为主要类型,全暗煤仅在个别情况下出现。
本区晚侏罗世烟煤的显微煤岩特征:煤岩组份以镜质组份为主,镜质组份含量为70—95
%,为镜煤化基质体,结构镜煤和无结构镜煤,以不均匀基质体和结构镜煤居多。半镜质组份
含量较少,在8%左右。丝质组份含量为5—25%,一般含量在14%左右,为保留不同程度植物细
胞结构的丝炭和半丝炭。细胞腔为空腔,少数被方解石或粘土矿物所充填,稳定组份含量为
0—9%,个别可达10%以上,为孢子花粉、薄壁和厚壁角质层,木栓组织及树脂体,树皮偶尔
可见。树脂体在某些个别煤层的分层中大量富集,成为树脂残植煤,如东宁煤的成因就属于
腐质——残植煤。鸡西煤田的正阳煤矿53、54号层也属于向树脂残植煤过渡的类型。一般的
显微煤炭类型为木质镜煤及丝炭质亮煤或暗亮煤。
第三纪的煤田在东部及西部皆有零星分布。但面积小、储量少、煤炭质量不高,主要是
褐煤,无重要的工业价值。
二、煤种分布
本省的煤种分布可划分为两大区域:
(一)炼焦煤和气煤区
包括:三江——穆棱河含煤区的鸡西、勃利(七台河)、双鸭山、集贤、鹤岗等煤田。
1.鸡西:煤种从气煤到瘦煤各煤种皆有,主要为焦煤类,次为气煤类。煤种垂直分带明
显,在同一个煤质剖面图上都有两个以上煤种。位于上部层位的煤层为气煤,中部层位为焦
煤,下部层位为瘦煤。煤种侧向变化也很明显,位于煤田西端的麻山矿为焦煤,向东至二闾
地区为瘦煤。大通沟、滴道矿为焦煤,煤田中部的城子河东部和正阳矿煤种为气煤。再向东
经东海矿至永丰和密山地带又以焦煤为主。全煤田呈现中间低两侧高的变化规律。
2.勃利(七台河):从气煤到无烟煤皆有,主要为焦煤。煤种垂直分带非常明显。位于
上部层位的一般为气煤,中部层为焦煤,下部层为瘦煤、贫煤或无烟煤。煤层在倾斜方向上
由浅部向深部变质程度逐渐增高,而且煤层倾角愈陡,变质亦愈急剧。全煤田呈一向南凸出
的弧形构造,位于弧顶部煤的变质程度高,为无烟煤、贫煤和瘦煤;由弧顶向两翼则变质程
度逐渐降低,呈现为焦煤或气煤。煤田的东部尚有双桥、隆庆、岚峰、十八里、七峰、珠山
等区,其煤种主要为气煤,少部分属粘结煤。
3.双鸭山:煤田西部安邦河流域的岭西及岭东煤矿以焦煤和肥煤为主。中部扁食河区的
四方台、宝山煤矿为气煤。东部的七星矿为长焰煤。煤的变质程度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煤质
在倾斜方向上,由浅向深变质程度增高,垂深600米以上主要为气煤,600米以下为焦煤。
4.鹤岗:该煤田主要为气煤。煤的变质程度垂直分带不明显,煤田南部的峻德矿、兴安
台矿主要为气煤,部分为弱粘结煤。向北至新一矿和岭北矿为气煤和焦煤,再北部义地岗区
地质构造更趋复杂,煤种有气煤、焦煤,同时由于接触变质作用而出现贫煤及无烟煤。在走
向方向上有由南而北煤的变质程度逐渐增高的趋势。在倾斜方向上,由浅到深变质程度逐渐
增高,如南山煤矿是气煤,沿倾斜方向到双泉岭则为焦煤。
东部4个主要煤田的煤种分布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垂直剖面上,煤种分带显著。城子河组变质程度高于穆棱组。城子河组下部层
煤变质程度高于上部层,个别也有因煤岩组分、聚煤环境有别,而出现相反现象。
第二,同一煤层随深度加深,煤变质程度逐渐增高。
第三,与接邻区相比,构造较复杂(或褶皱多),浅成岩或次火山岩活动频繁的地段,
煤变质程度相应增高。
依据煤质变化的规律,对上述4个煤田深部(600——1200米)的煤种预测是:鸡西和勃
利(七台河)煤田的深部赋存以肥焦煤或主焦煤为主的煤种带;双鸭山和鹤岗煤田的深部赋
存以肥气煤或焦煤为主的煤种带。
(二)褐煤区
包括黑河的东方红、西岗子、宋集屯和呼玛县、黑宝山等煤田,基本上是褐煤。个别地
方如呼玛、黑宝山煤矿因煤变质程度稍高,其煤种为长焰煤。这种煤田均为地方煤矿所利用
。
三、煤质分析
根据煤质化验资料,本省东部煤田中央直属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4大矿区和依
兰、东宁2个地方煤矿的煤炭质量情况如以下各表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