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钻探
清朝时期没有系统的资源勘探,一般都是发现地面露头煤或打井、挖洞、种田时发现浅
煤而开采。从1859年(咸丰九年)至1911年(宣统三年),于嘉荫乌云、铁力金怀马、瑷珲
西山、尚志乌吉密和亚布力、萝北平山、龙江景星山和太平山、五常煤窑沟、鸡西滴道和黄
泥河子(恒山)、穆棱光义和梨树沟子、七台河安乐、嫩江的甘河等地共发现煤点16处。在
此期间,俄国人于1908年8月(光绪三十四年),由满洲里煤窑用火车载来大钻10副,在太平
山煤矿(矿址龙江县)之煤井四周强行钻探,中方据理驳阻。
民国初期1912—1931年,中、外地质人员对本省区域内进行多次煤田地质考察活动。沙
俄地质专家、学者,先后调查了一面坡、鹤立岗、亚布洛尼(亚布力)、木兰、三姓(依兰
)、穆棱小梨树沟、小河川盆地、龙爪沟、富华(双鸭山)等推测含煤区。
1912—1913年(民国元年至2年)中东铁路矿山工程师凯萨希诺夫等对一面坡火车站五梁
顶子及其它煤点进行了考察,并在乌吉密河褐煤区进行钻探。
1914年(民国3年)汤原县第五区鹤立镇人曹凤阳种地时发现露头煤。1919—1920(民国
8—9年)俄人矿山工程师加林对鹤立岗煤田进行了大面积钻探,第一次提供了煤层的赋存状
态及其性质。1923—1924(民国12—13年)中国地质学家谭锡畴在鹤岗煤田布置手钻15个,
槽探12处,探明煤量14400万吨,发表了“汤原县鹤岗煤田地质矿产”一文载于地质手册。
1924年(民国13年)《中俄合办梨树沟小碱场煤矿合同》签订不久,由俄人矿师布鲁西
言阔为探矿队队长,孙毓麒为副队长,带4台钻机在碱场沟勘探钻孔20个、探井39个。钻孔深
10—17米,探井深5—15米,探知煤层厚2米。1930年(民国19年)秋,官商合办鹤岗煤矿公
司驻矿事务所副所长王葆华组织探矿。著有《鹤岗煤田之价值与探矿之经过》。文中记载:
此次探矿面积达百方公里,获地质储量6亿吨。
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境内新发现煤点34处。
日本侵占东北后,满洲炭矿株式会社(简称“满炭”)会同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简称“
满铁”)曾派日本地质人员森田义人、泽介治、石川武男等10多人在黑龙江省各矿区进行过
实地踏查并写有调查报告。
1934年“满炭”虎林铁路建设队在勘测铁道线路时,在滴道河北发现煤层露头。1935年
4月“满炭”、“满铁”合资对滴道进行全面调查。
1935年“满铁”对鹤岗开矿以来施工的467个钻孔和7条槽探普遍进行了勘测。写出了调
查报告。
1936年“满炭”在三姓(依兰)煤田施工手钻64孔、机钻14孔,探明储量1600万吨。19
40—1945年日本人板田峻雄等到东宁煤矿进行地质调查和钻探施工。但所取地质资料无着落
。
1938年“满炭”派地质队到鸡西城子河调查,经挖槽探证实储量很有希望。“满炭”密
山调查班开展了以黄泥河子为中心,东至平阳镇,西至梨树镇范围内的地质调查,投放150米
钻机2台、手钻3台。同年秋天,麻山村农民胜景录在西南屯挖出煤炭。“满炭”闻讯后派人
挖掘槽探。第二年又扩大了详查范围并在年底开出2个水平试掘坑。
1938—1942年“满炭”调查班到双鸭山岭东、岭西进行钻探调查。可查者有21个钻孔,
调查结果知该煤田确有开发价值。煤系地层由砾岩、砂岩、页岩及煤层组成,属于侏罗纪密
山统。煤田西部区煤分3层,平均厚度2米,东部区已知2层煤,厚度约2米。
东北沦陷时期共发现新煤点20处。
二、恢复生产钻探
人民政府接收煤矿后,鸡西、鹤岗、双鸭山3个主要矿区,都有各自钻探队伍,为生产恢
复、扩建及新建井提供地质资料和煤炭储量。
1946年,鸡西矿区开始组建试锥(钻探班)时,仅有2台手钻勘探,难以满足恢复生产需
要。日伪时期使用的钻机,遭到日本侵略者撤退时的严重破坏,有的下落不明。年近60岁的
钻探股长仲肇丰,在滴道矿从事多年钻探工作,听说距矿200公里远的完达山,有一台150米
的利根式钻机。便带领几名工人,冒零下30度严寒,不顾疲劳和饥饿,徒步跋涉到现场,找
到这台钻机和柴油机、水泵等残骸,用马爬犁拖回矿山。亲自搜集零部件,日夜奋战,为滴
道矿修复了第一台钻机。在他带领下,截止1948年滴道矿修复旧钻机8台,价值东北币15亿6
千多万元。1949年他被调到矿务局,担任钻探副技师。当时钻探器材奇缺,为了满足钻场需
要,他亲自试验,推行钢粒钻进,研究用厚钢板自制钻头料。取芯管材无来源就采用短岩芯
管取芯,套管管材不足创造了异径套管焊接法,把不同规格套管接起来用。他还研制成功起
套管的卡具和软岩采取器等。他细心向新工人传授技艺,培养新一代钻工。每当钻孔发生疑
难事故,亲自蹲在钻场,十天半月不离开,直到把事故处理完为止。他与同志们一起突破了
一个又一个难关,保证了鸡西矿区恢复生产对钻探资料的需求。
1947—1948年,鸡西矿区开动钻机12台,其中滴道2台、城子河4台、恒山3台、麻山3台
,为恢复生产打钻。两年提交了《滴道矿主要部分地质调查报告》和《麻山炭田地质调查报
告》。双鸭山矿区开动手钻2台在岭西和岭东施工,1948年完成手钻进尺270米,探明岭东—
井煤层储量及走向,为该井开发提供了依据。
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计划在黑龙江省新建鹤岗东山、兴安台;鸡西小恒山、滴
道、城子河;双鸭山岭西等6处竖井。由于钻探任务加重,1949年全省各矿区共开动机钻27台
、手钻14台。其中:鸡西机钻16台、施工62个孔、进尺8699米、手钻5台、施工31个孔、进尺
1365米,查清了各矿露头线,提出《城子河煤田地质调查报告》。鹤岗机钻9台、施工76个孔
、进尺5988米,手钻7台、施工54个孔、进尺239米,探明东山八井附近下部层(3、4、5、6
号层)赋存状况及东山区与大岭区中间的横继方向,探明南山10井和12井4层以下(4、5、6
、7号层)的赋存状况。在南山区最南部的12米厚煤层的上部新发现1米以上煤层4个,下部1
米以上煤层3个,探明兴安台区1—10号层的各层厚度,斜井北部100米的断层及其方向,南部
部分断层状况。双鸭山开动机钻和手钻各2台,于岭东和岭西施工。
1950年根据东北煤管局首次探测会议提出的“集中试锥,解决竖井区的地质问题”和“有计
划的勘探,不盲目施工”的要求,各矿区采取措施进行了有重点的勘探。鸡西重点勘探了光
义地区。当年7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东北地区矿产调查队鸡西光义队队长任绩等6人到光义进
行了调查。共勘探6个区,面积240平方公里,挖槽探17000立方米,获A十B十C级储量42667.
3万吨。9月提出《光义区地质调查报告》。当年全矿区完成钻探工程量9290米。鹤岗重点为
东山、兴安台竖井和其它重点工程,钻探工程量12264米。1950年6月25日中国科学院北满地
质矿山调查队,由地质学家喻德渊率领4人,对双鸭山煤田进行地质调查。经一年时间,初步
圈定煤田轮廓。认定该煤田为东西狭长似靴形,确定了地质年代,填绘了1/50000的地质图
。
1951年苏联专家考查了鸡西滴道、城子河竖井地质情况。矿务局提出《城子河竖井附近
工程地质报告》。1952年提出《小恒山竖井精查地质报告》,获得气煤储量4408.8万吨,为
小恒山竖井开发提供了依据。双鸭山1951和1952年分别开动钻机7台和11台,完成进尺12211
.7米(其中:1951年3355米)。重点进行了岭东、岭西矿井改扩建和岭西、窑地竖井的基地
勘探。此后,资源勘探与生产补充勘探分别进行。
三、资源普查钻探
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以后,新矿井建设任务大量增加。为加速煤炭资源勘探,改变勘探
落后于建井需要的被动局面,1954年以后由东北煤田第二地质局专门从事老区外围和新区的
煤炭资源勘探。
“一五”计划期间:在“以恢复、改建为主,积极发展新区”的方针指导下,以老区恢
复改建,新井建设,国外设计重点项目以及寻找焦煤资源为重点,兼顾其它,开展资源勘探
。每年平均开动钻机44.3台,累计施工钻探进尺416265米,台月效率157米。提交鸡西城子
河、滴道,鹤岗东山、兴安台等竖井和鸡西、鹤岗、双鸭山煤田部分新建、改建斜井的精查
、精补报告44件,提供可建井储量131959.8万吨。其中炼焦煤115917.6万吨。提交鸡西、
鹤岗、双鸭山煤田部分地区的详查、普查、找矿报告17件,提供进一步勘探储量72186.1万
吨,其中炼焦煤50925.1万吨。保证了“一五”计划建井项目的地质资料需要,发现了炼焦
煤储量丰富的勃利新区,逐步改变了当年建井当年勘探的被动局面。
“二五”计划期间:前3年“大跃进”时期,贯彻“把普查放在首位,以储量为纲,焦煤
为重点,全民办地质”的方针,采取大面积填图和重点普查相结合,钻探和地表工程相结合
的方法开展普查找矿。后两年缩短勘探战线,停止了西部区勘探,集中于东部勘探。5年平均
每年开动钻机46.8台。累计施工钻探进尺745308米,提交鸡西煤田的恒山、大通沟、哈达岗
、穆棱、张新、麻山、滴道、鹤岗煤田的北大岭、兴安台,双鸭山煤田的岭西和窑地竖井、
岭东、西保卫,勃利煤田的胜利、桃山等部分区的精查、精补等最终地质报告33件,获得可
建井储量82306.3万吨。其中:炼焦煤34537.7万吨。提交东部和中、西部区详查、普查、
找煤报告44件,获进一步勘探储量495805.8万吨。其中炼焦煤177577.4万吨。
在大面积普查中,对中、西部的五常、伊春、马子良、铁力、木兰、东兴、依安、双阳
、拜泉、甘南、龙江、讷河、西岗子、乌云、罕达气、147公里、大头山、三站等18个见煤点
进行了钻探。勘探的结果:西岗子和乌云,其褐煤储量都在10亿吨左右。五常胜利小山子已
见煤4层,含煤面积及深部赋存尚待进一步证实。拜泉、双阳、甘南、龙江、伊春、木兰、东
兴、铁力、马子良、大头山、三站等煤点,因煤层变化大,后期火成岩活动频繁,含煤面积
小,均系褐煤,经济价值不大。
在此期间虽取得很大成绩,但也有许多失误和教训:违反勘探客观规律,提出“五步并
为三步走的错误勘探程序”,实行由普查不经详查而转入精查,不适当的放宽勘探网度,特
别是普查线距放宽一倍。由于普查阶段的勘探程度不足,再不经详查阶段,既给精查勘探造
成困难,又严重影响勘探质量。结果地质报告提出后,因满足不了煤矿设计的要求,又进行
补充勘探。“大跃进”期间提交的地质报告,经1962年复审,70%以上都不合格,需要大量补
充或重新勘探。复查后需补钻的工程量284180米。施工中不按技术政策办事,不按设计施工
、任意挪动孔位、随意增加无芯工程量。峻德一区精查报告无芯工程量过多,结果30个钻孔
有18个半截孔。大陆东斜精查报告,贪图高效率,盲目进行大量无芯钻进,结果30个孔有24
个半截孔。有的项目普查找矿阶段采用无岩芯钻进,在焦煤区无岩芯变成了无煤芯,煤质资
料不全,牌号不清。这种违反勘探程序,超越勘探阶段的作法,给勘探造成严重损失。
三年调整时期(1963—1965):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整顿企业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责任制,促进煤田地质勘探工作规范化的同时,除对东部区
部分老矿井和复工的新建井进行补充勘探外,进一步加强了普查找煤工作。3年中平均每年开
动钻机37.1台,累计施工钻探进尺309600米。提交鸡西煤田的恒山、滴道、城子河、小恒山
,鹤岗煤田的新一扩大区、南山、大陆、北大岭西露天,双鸭山煤田的岭东、四方台,觉家
街、索利岗,勃利煤田的七台河(2次)、胜利、缸窑沟和依兰煤田等部分井区的精查、精补
最终地质报告21件。可建井储量89680.7万吨。其中炼焦煤30582.8万吨。提交鸡西煤田解
放北,鹤岗煤田石头庙子—鹤岗东部,双鸭山煤田李津围子、东保卫、勃利煤田桃七南部等
5件详查、普查、找煤报告,获进一步勘探储量78721.9万吨,其中炼焦煤56705.8万吨。三
年调整时期的钻探,保证了老矿井开拓延深和1967年前急需建井项目的地质资料。
“三五”计划期间:国家计划在黑龙江省新矿井建设规模为603万吨。当时最终地质报告
提供的“三五”期间可供建井的能力仅有132万吨,比计划新建井能力缺471万吨。为加速煤
炭资源勘探,根据国家提出“地质工作应当快步、先行、多做一些”的总要求和煤炭部提出
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煤田地质普查工作的重点,于1966年3月28日至4月5日在哈尔滨召开了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普查工作会议。为实现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合理布局,确定“三五”期间普
查找煤优先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东部老区在保证生产接续条件下,1970年以前查清矿区内
部及外围的主要含煤地层。确定由108、110、204勘探队担负东部区,109勘探队和物测大队
担负西部区的普查、找煤任务。
上述任务确定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煤田地质勘探系统从上到下受到严重冲击
,各级领导干部和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多数被揪斗,管理机关和生产指挥系统瘫痪,不断发生
停工停钻事件。在尚志、方正、延寿施工的807钻机因“夺权”,停钻1个月之久。一一0勘探
队1966年至1967年先后停工近半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全省钻探进尺、钻月效率
、钻探质量均大幅度下降。1968年与1966年相比,钻探进尺、钻月效率、岩芯采取率分别下
降44%、36.8%和21.3%,由于“三五”期间原来的计划被打乱,1968年后期又重新制定了“
三五”期间后两年的钻探任务。明确后两年:西部区要完成大杨树、牙克石及嫩江地区的普
查找煤,提出小井资料或作出钻探评价。为加速中、西部区勘探,1969年成立中部煤田勘探
指挥部。从东部各勘探队和物测大队、机修厂等抽调590人、14台钻机及相应的设备,临时组
成一支专业勘探队,对南至五常、北至北安,西起滨北沿线、东至张广才岭分水岭进行大面
积勘探。对东部老区以适当力量为七台河矿区扩大再生产和鸡西、双鸭山老区“四五”接续
勘探。为实现上述任务,一0九勘探队全部迁往西部区;一0八勘探队以5台钻机参加中部“小
三线”勘探,保持一定力量勘探老区边缘及“四五”矿井接续。一一0勘探队进行老区接续勘
探同时,进行宝清、宝密桥普查勘探。二0四勘探队全力为七台河扩大再生产进行勘探。五年
中平均每年开动钻机22.2台,共施工钻探总进尺463958米。提交鸡西煤田的城子河深部、东
海、平岗、东麻山、鹤岗煤田峻德,双鸭山煤田集贤、红旗区,勃利煤田新兴二斜井、桃山
立井和桦南小营盘、五常煤田部分区等最终地质报告15件。可建井储量118890.8万吨,其中
炼焦煤43199.5万吨。提交鸡西煤田正阳深部,鹤岗煤田义地岗,双鸭山煤田三合区;勃利
煤田茄子河、铁山、七峰和林口青山、五常曙光、依兰沙河子等区的详查、普查、找煤报告
11件,获进一步勘探储量103090.8万吨。其中炼焦煤63648.3万吨。中、西部区先后探测了
五常、绥棱、建兴、宝山、伊春、尚志、方正、延寿、通河、铁力、宾县、松辽平原、亚力
、木兰新民等煤点,获建小井储量1475万吨。
“四五”计划期间:1972年以后对“文化大革命”以来造成的管理混乱状况,进行了恢
复整顿。1974年,一0九勘探队在西部区的普查找煤勘探中,因两派斗争,造成大量停工停钻
,当年只完成全年钻探计划16.5%(计划4.4万米,实际完成7253米)。其它各勘探区的形
势都有好转。5年中年平均开动钻机23.4台,钻探总进尺549443米。提交鸡西滴道河北向斜
北,鹤岗峻德竖井,双鸭山新安和向阳,勃利煤田青龙山等6件最终地质报告。提供可建井储
量78902.9万吨,其中炼焦煤20795.2万吨。提交鸡西四海甸,勃利煤田的茄南、龙湖、富
强、东方红和鸡东的虎山——西大坡,木兰县的青山等详查、普查、找煤报告11件,获进一
步勘探储量89303.2万吨。其中炼焦煤52586万吨。1975年,几项钻探指标都有大幅度上升。
钻探总进尺、钻月效率、岩芯采取率,1975年比1970年分别提高94.5%、122%和17.8%。
“五五”计划期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煤田地质勘
探的重点逐步转向以采用技术经济合理的勘探方法,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为中心
的轨道上来。“五五”期间,年平均开动钻机34.7台,钻探总进尺798910米。提交鸡西杏花
竖井、解放北、双鸭山东保卫,勃利煤田茄子河北岗、富强区,宝清索伦河等6件最终地质报
告,可建井储量91018.8万吨。其中炼焦煤27565.9万吨。提交鸡西煤田平阳镇——密山、
西堡——裴德,双鸭山煤田东荣,勃利煤田茄子河和双柳煤田等详查、普查、找煤报告7件,
获进一步勘探储量421426.2万吨。普查找煤的新突破是:在鸡西煤田的平阳镇——荣华和双
鸭山煤田的东荣,找到储量丰富、煤质优良的新区。
“五五”期间,在完成正常钻探任务外,还全面总结了煤田预测工作。黑龙江省前后进
行两次煤田预测。第一次是在“大跃进”年代进行的,可靠程度差,预测储量偏大,与实际
不符。第二次是1974—1980年进行的。这次除抽调50多名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加外,煤
炭科学院地质分院和武汉地质学院的部分科研教学人员也参加了预测工作。通过这次预测仅
东部主要煤田获得煤炭预测储量1436025万吨,其中可靠的431139万吨。预测储量埋藏深度:
0—600米有233839万吨,600—1000米有619947万吨,1000—1200米有316307万吨,1200—1
500米有265932万吨。通过煤田预测为煤田勘探和煤炭开发,提供了完整的地质资料。
“六五”计划期间: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整顿企业,改革管理体
制,实行经济责任制,加快勘探速度,满足建井需要,为“七五”的发展作必要的准备。5年
中,在执行正常钻探计划的同时,按煤炭工业部的决定,组织了东荣煤田勘探会战。这次会
战由双鸭山市市长杜显忠和省煤田地质公司党委书记李洪志分别担任党委书记、总指挥和副
书记、副总指挥。从一一0、一0八、二0四勘探队和物测大队共抽调2500人,于1980年6月开
始了详查综合勘探。1982年提交了详查报告。详查阶段施工钻探工程量144823米。探明可采
和局部可采煤层20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28.12米。批准B十C十D级储量114613.9万吨,
气煤占88.4%,其余为长焰煤和弱粘结煤。在详查会战的同时,于1981年9月至1983年9月对
东荣一区进行了精查勘探会战,共完成探煤孔钻探进尺133750米,水文孔钻探进尺13628米,
抽水试验15次。11月提出精查报告。本区含18个可采煤层,总厚度24.54米,煤质为气煤、
长焰煤,批准A十B十C1级储量43693.2万吨。
“六五”计划期间,平均年开动钻机51.1台,钻探总进尺1047321米。提交东荣一区、
鸡东煤矿、依兰达连河露天、勃利东方红、宝清迎门山“八五二”等最终地质报告6件,可供
建井储量86947.9万吨,其中炼焦煤201.1万吨。提交鸡西荣华——平阳镇、平麻北,双鸭
山东荣、东辉,勃利煤田煤窑西山、罗泉、龙湖南部、大义和七虎林河等9件详查、普查、找
煤报告,获进一步勘探储量97182.8万吨,其中炼焦煤26924万吨。“六五”期间的钻探质量
有显著提高,煤芯采取率平均达到88.9%,比“五五”期间的73.4%,提高15.5%;甲乙级
孔率达到96%,比“五五”期间的78%提高近18%。
1952—1985年钻探几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见下表。
四、生产补充钻探
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矿务局自行承担生产补充勘探以来,截止1985年累计施工
生产补充钻探工程量898124米。
(一)鸡西矿区
1957—1985年累计施工生产补充钻探444个钻孔,总进尺375769米。其中“文化大革命”
前9年中施工95650米。查清了恒山矿六、八井深部煤层发育和十井地质构造,滴道矿28号煤
层的发育情况和二井西部可采煤层变化以及九井煤层构造,麻山矿可采煤层,城子河矿六井
深部煤层可采性、一井深部煤层发育及20条断层,穆棱五井西部的煤层和小恒山4个可采煤层
及18条断层,二道河子五井深部构造及7条断层,正阳矿三、五井的可采煤层。“文化大革命
”期间施工钻探工程量109629米,为滴道、城子河、穆棱、大通沟、东海、张新、平岗等7个
矿进行生产补充勘探。同时还进行了部分资源勘探。探明了滴道南甸子10个断层,穆棱一二
井、大通沟一二井、平岗二四井深部地质构造,张新立井二水平和城子河含煤组的煤层发育
情况等。1977—1985年生产补充钻探工程量170490米,查明滴道南甸子、东海矿东深部、城
子河西扩区、二道河子北山、平岗五井、穆棱三六井的地质构造和煤层发育等情况。
(二)鹤岗矿区
1958—1960年省燃料工业厅决定除进行本矿区生产补充勘探外,还担负勃利、依兰、桦
南、汤原、萝北5个县的煤炭资源勘探。“文化大革命”当中,对兴安、富力、大陆、岭北矿
的部分井区和南山矿深部、新一矿北扩区进行了生产补充勘探。1976—1984年,生产地质队
承担了全矿区生产矿井延深、改扩建补充勘探,工程勘探和部分新区的资源勘探。共施工钻
探工程量236667米,其中为兴安煤矿改扩建延深施工钻探工程量77750米(包括手钻285米)
。1980年5月提交了《兴安煤矿改扩建延深地质报告》。1979年和1981年两次到绥滨县普阳进
行普查找煤勘探。共施工5个钻孔,工程量3874米,发现17个煤层。1982年5月提交了《鹤岗
煤田群英山区普查报告》,获地质储量5532万吨。1984年完成《鸟山普查报告》,获地质储
量2.07亿吨。同年12月提交《新一煤矿改扩建详终地质报告》,新探明储量3.16万吨。
(三)双鸭山矿区
1961—1985年的25年中施工生产补充钻探工程量206197米(包括各种工程钻探44974)。
先后对20对矿井进行了补充勘探,共提交各类报告和资料16件。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文化
大革命”之前,主要对岭东、岭西和岭西竖井、四方台、宝山矿进行补充勘探。其中1964—
1965年施工钻探工程量20909米,提交了岭东、岭西、宝山3个矿生产地质报告。“文化大革
命”当中的1967年和1969年为集贤矿主副井和风井施工注浆孔47个、冷冻孔57个,工程量77
82.5米。1968—1970年为岭东矿七井东部扩大区施工钻探工程量5838米,获精查储量752.
7万吨。1970—1971年为宝山矿太平二井生产补充勘探5499米,重新核实了地质储量。可采储
量比原来报告增加644.4万吨,发现辉绿岩床下有5个可采煤层。1976年为岭东矿一井轴北补
探4684米,增加可采储量361.7万吨,为该井延长了寿命。1980—1982年为七星煤矿补充勘
探12679米。证实6号层煤向深部变薄不可采,12号层东南部变厚,并发现8号层和6号上层局
部可采。证实8号下层和12、13、15号层向深部仍可采。1982年对双阳煤矿东扩区追补钻探工
程量1977米,获地质储量322.6万吨,为该矿一井扩大了一个采区。1981年和1982年还在双
阳煤矿施工水文钻孔58个,为水体下安全回采,解放煤炭储量2000万吨。
(四)七台河矿区
1962—1985年生产补充勘探累计施工钻探工程量79491米。其中:桃山矿22732米,新兴
矿5812米,新建矿20531米,东风矿12116米,其它工程18300米。“文化大革命”前为查明桃
山、新兴、新建、东风4个矿的地质状况,共施工6976米。“文化大革命”中累计施工钻探工
程量15842米。其中仅桃山空白区补探一项就施工12398米。1975年提交了《桃山空白区地质
报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为西部区生产矿井补充勘探45042米;为东部区水文和其
它工程钻探11631米。1976年提交《东风矿五井扩区地质报告》,1977年提交《新建矿二井精
补报告》,1978年提交《桃山六井左部精补报告》,1983年提交《新富矿小井勘探区地质报
告》,1984年提交《桃山矿二水平补勘报告》。
五、水文地质钻探
煤田水文地质勘是从1951年开始的。开展这项工作的初期,以矿床水文地质勘探为主,
主要是进行生产矿井的水文地质调查,探明矿井的涌水量。从1951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
累计施工矿床水文地质钻探工作量17312米。从1958年由矿床水文地质勘探发展到供水水源勘
探,进入60年代又从井工水文地质勘探发展到小型露天水文地质勘探。第二年五年计划期间
,共施工水文地质钻探工作量6305米,其中,双鸭山煤田扁食河区供水水源钻探3686米,井
工水文地质和鹤岗岭北露天勘探区水文地质钻探2619米。三年调整期间,施工水文地质钻探
工作量9271米,其中,1963年双鸭山煤田宝山区供水水源钻探676米。1964年七台河煤田桃山
区供水水源钻探519米,1965年七台河煤田七胜区(冲击含水层)供水水源钻探1414米,其它
水文地质钻探6662米。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施工水文地质钻探工作量5961米,其中1966年
双鸭山煤田集贤区供水水源钻探1183米,七台河煤田七胜区(裂隙水)供水水源钻探538米,
1968年大杨树区供水水源钻探57米,其它水文地质钻探4183米。进入70年代,水文地质勘探
技术进一步提高,可以进行特大型露天水文地质勘探和工程水文地质勘探。从第四个五年计
划的1971年起到第六个五年计划末的15年中,共施工供水水源钻探2648米,伊敏露天精查勘
探区水文地质和伊敏一号露天水文地质疏干及其它水文地质钻探100335米。截至1985年底,
水文地质勘探累计施工钻探工作量141832米,其中供水水源钻探10721米,井工、小型、大型
露天和工程水文地质钻探13111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