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洗煤厂

第四章 工厂建设

  一、滴道洗煤厂
    位于鸡西矿区滴道煤矿。1938年设计施工。建筑面积22582平方米,体积179724立方米, 建筑高度23米。包括有原煤准备、重力选煤、浮游选煤3个组成部分。年设计能力为150万吨 。当时有“亚洲第一选煤厂”之称。日本投降时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成为废墟。1948年进行 恢复。1950年恢复二部手选系统。1953年入选能力达到80.5万吨。1956年,进行了整体改造 。增建了贮煤场、中煤仓、矸石库和外沉淀池,并新建了火力干燥车间。设计能力由150万吨 增加到170万吨。1958年整体改造工程竣工。1981年进行工艺改造。截至1985年滴道洗煤厂已 建成拥有跳汰选煤、浮游选煤、重介质选煤、火力干燥、尾煤压滤、煤泥水闭路循环等完整 的工艺流程和具有新式选煤设备的现代化洗煤厂。
    二、恒山洗煤厂
    “大跃进”期间新建恒山山南简易洗煤厂。1959年12月竣工。共完成建筑面积5815平方 米,安装设备10台套。1971年4月至1972年10月进行改造,竣工后改为选煤厂。
    三、城子河洗煤厂
    “大跃进”期间建简易洗煤厂。1960年建成投产。1961年停产补套。1971年进行改扩建 。1975年4月竣工投产。共完成建筑面积2365平方米,安装设备116台套。1982年该厂自行设 计施工,进行扩建,扩建后洗煤能力为150万吨。
    四、小恒山洗煤厂
    “大跃进”期间建简易洗煤厂。1959年9月竣工,共完成建筑面积2313平方米,安装设备 14台套。1970年10月第一次改扩建,1975年竣工投产。竣工面积7846平方米,安装设备126台 套。1980年进行第二次改扩建,主要工程有浓缩池、浮选、干燥系统。改造后洗煤能力为90 万吨。
    五、南山洗煤厂
    位于鹤岗矿区南山区东北。1937年动工兴建,1938年建成手选厂。1944年开始扩建,增 添洗选工艺,未建成日本投降。解放战争初期选煤厂停产。1950年恢复生产。1952年开始扩 建。鹤岗矿务局对洗煤厂制定了补充设计方案,确定水洗年处理能力100万吨,手选年处理能 力200万吨。1954年2月扩建工程竣工。安装了主洗机、再洗机、对轮破碎机、皮带运输机等 设备。厂房面积为1758平方米、水洗系统占地面积820平方米,共投资93.4万元。1956年根 据苏联专家建议,煤炭部决定,南山选煤厂除洗本局原煤外,还要承担双鸭山矿务局的原煤 洗选任务(双鸭山矿务局尚未建洗煤厂)。于是在不间断生产条件下,开始进行系统改造和 扩建。由沈阳煤矿设计院设计,由鹤岗矿务局自行施工。1958年竣工投产。共完成单项工程 24项,其中主要有脱水工艺流程、产品装车仓、火力干燥工艺、锅炉房、原煤储存系统、新 受煤坑、选矸走廊及矸石仓、煤泥沉淀池等。总建筑面积为12594平方米,投资776万元。改 扩建后,年处理能力310万吨,其中洗选能力110万吨,筛选能力200万吨。1962年为了解决煤 泥大量流失问题,沈阳煤矿设计院提出《南山选煤厂煤泥补套工程方案》,又新建2座沉淀塔 ,建筑体积3694立方米,沉淀池建筑体积6144立方米。于1964年投产,工程投资56.7万元。 1979年增建精煤仓2座、矸石仓1座,并对皮带运输系统进行了改造,投资175万元。1980年增 建大型干燥车间,总建筑面积10890平方米,投资352万元。南山洗煤厂经过不断改扩建,完 善配套,截至1985年拥有水洗、浮选、干燥、装运、机电等生产车间和辅助单位。厂区建筑 面积102884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41120平方米,核定洗选能力240吨。
    六、鹤岗岭北洗煤厂
    “大跃进”期间建简易洗煤厂。1960年试运转,投资260万元。1961年停产。1965年改扩 建。1966年移交生产,设计能力60万吨/年。1975年开始第二次扩建。新建4座圆煤仓、1座 介质库,对原有厂房进行了扩建。1983年全部竣工,共投资225万元。
    七、兴安台洗煤厂
    兴安台洗煤厂位于鹤岗矿区兴安台竖井附近,是竖井的配套工厂,是苏联援助建设的15 6项重点工程之一。由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设计。设计能力为年处理原煤150万吨。由鹤岗建 筑工程公司施工。1957年8月15日开工。在施工中,苏联专家马洛斯经常到现场指导,提出1 32项合理化建议,广大施工人员推广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土建施工曾创出混凝土结 构的主厂房月进5个楼层的高速度,成为当时全国煤炭系统工业建筑施工的先进单位,受到苏 联专家的称赞和煤炭部的嘉奖。工程完工之后,国家验收委员会对61项工程进行了严格验收 鉴定。50项达到优等,11项良等。1960年2月18日移交。共完成建筑面积11482平方米、管道 6.8公里、铁路专用线1.1公里、敷设电缆12公里,安装设备474台(件),总投资1096万元 。1970年第一次改扩建,1977年完成。扩建后设计能力达到210万吨/年。1979年扩大原煤分 级能力,改造给煤机,增设浮选系统,改善了脱水系统,由原洗动力煤改洗选炼焦煤。1984 年开始第二次改扩建。
    八、双鸭山洗煤厂
    双鸭山洗煤厂是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内第一座以先进工艺技术装备 的,年生产能力150万吨的大型洗煤厂。1952年6月12日组成厂址选择委员会,选定水源充裕 、地层坚固、运输方便的尖山脚下北坡为厂址。同年8月,东北煤矿管理局确定了建厂宗旨、 生产能力和产品用途。委托苏联煤矿工业部列宁格勒煤矿设计院设计。1955年初,编制与提 交了技术设计。施工图纸从1956年2月开始提供,至1958年2月全部供齐。
    双鸭山选煤厂工程由东北煤矿第二基本建设局双鸭山建井程工处(后改洗煤厂工程处) 施工。承包协议书确定全部包工包料。1955年5月工业广场和铁路线动工。由于苏联提供的施 工图纸没有按期到达,主厂房延期到1956年8月15日才开始动工。
    在筹建和建设过程中,选煤厂筹备处技术监督站查出质量问题26起,返工21起。苏联专 家卡洛略夫、志德洛哥夫、包果莫洛夫、新利赫切尔、金巴尔等提出47条建议,对合理布局 ,保证质量,加快建设速度起到积极作用。
    1958年3月竣工,总共完成投资3225万元,完成建筑物及构筑体积194500立方米。共中工 业生产性179839立方米,各种煤仓容积2800吨,走廊及栈桥371米,贮水池总容积2085立方米 ,铁路6.23公里,公路0.937公里,钢结构420吨。工业广场占地面积6.3公顷,安装设备 520套,总容量8651千瓦。
    1958年2月中共双鸭山市委扩大会议决定成立选煤厂工程预验收委员会,同年3—9月对工 程进行了预验收。1958年9月18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布2958号命令,组成双鸭山选煤厂验 收委员会,任命卢泽民为主任委员,王熙义、葛亚、黄新清等为委员。验收委员会于1958年 9月18—19日对选煤厂工程进行全面验收。质量评为优良。9月20日在矿务局俱乐部隆重举行 移交生产典礼大会,上午10时宣布正式投产。
    九、七台河洗煤厂
    七台河矿区初建时,原煤运至外地洗选,既浪费国家运力,又不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971年国家批准,在七台河矿务局建设一座洗煤厂,并列为重点工程。1972年4月正式开工 ,1975年建成投产,能力为年入洗90万吨,总投资1700万元。1983—1985年,进行了改扩建 ,先后改扩建了洗煤、浮选、干燥等车间,总投资1720万元。洗煤厂总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 ,厂房总体积78113立方米。建成原煤仓8个,容量10000吨,冶炼精煤仓2个,容积3200吨, 其它品种煤仓5个,容量57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