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通 讯

  一、鹤岗矿区通讯设施
    鹤岗矿区电话初建于1933年。设磁石交换机50门,除矿本部附近设有电话线而外,还设 有一条直通莲江口的线路,方便铁路运煤。抗日战争胜利后,通讯设备仅有4部供电机台,容 量200门。矿务局成立后,增设300门自动交换机1台。1948年增设1部日式自动交换机,总容 量达500门。通讯线路从交换台分东、西、南、北4条干线,通往各矿,线路长度26公里。市 中心有少数电缆线路。进入80年代后,为解决通讯落后问题,设立了西山总机。新增2000门 纵横式自动交换机,机房面积690平方米。经过多年改扩建和新建,截至1985年矿区通讯装机 容量达2700门,安设电话2300台,通讯线路长度达410公里。形成以通讯车间为中心的遍及矿 区各地的电话网络。
    二、鸡西矿区通讯设施
    民国初期穆棱矿设有3部电话总机,电话线总长度为40公里。长途电话有4条线。1930年 电话机发展到48台。东北沦陷时期,各煤矿均有电话交换机。解放战争初期修复日伪遗留的 电话交换机,成立电话总机室,有电话40多台。在修复原有线路的同时,架设了恒山通往张 新、柳毛的通讯线路。新中国成立初期,矿务局有通往恒山、滴道、麻山、城子河、机电厂 的电话线路,全长172公里。1955年矿区内电讯线路开始使用铅皮电缆。1966年通讯线路开始 由木杆改为水泥杆。1980年为增加局矿之间的线路,对城子河、小恒山、平岗矿增开4套ZM3 03型12路载波电话,并对部分矿架设铠装通讯电缆和全塑型电缆,逐步淘汰铅皮电缆,改为 全塑型。1985年,全局有电讯线路196条,全长711.6公里,矿务局总机室交换机总容量达3 000门。基本上实现自动电话直拨联网,有的单位还开设无线电通讯。
    三、双鸭山矿区通讯设施
    1948年在岭西安装第一台交换机,容量10门。当时有通讯线路8对,约20公里。1950年交 换台安装1台日式50门交换机。1952年增设瑞典产100门磁石式交换机1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 间安装供电式交换机。1972年在矿务局交换台安装第一套载波机。翌年在尖山变电所内开辟 了电力载波室,使用电力载波机12台。进入80年代矿务局装备有线通讯载波,自动交换机。 随后各矿(厂)也相继采用。通讯线路多改为通讯电缆和铜包钢、铝包钢线。截至1985年, 矿区通讯共有自动交换机8台,装机容量1000部,中继线12对,总长度99.7公里,载波中继 线总长度220公里。
    四、七台河矿区通讯设施
    1958年建矿后,只有30门磁石交换机1台。1980年矿务局安装纵横自动交换机1000门2台 。1985年增容1000门,达到3000门,共有108对铠装电缆中继线。累计投资2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