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工 艺

  一、矿建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凿竖井工艺是人持风钻打眼,人工装岩,小吊桶提矸,人工砌壁。 井下水平巷道掘进也是人持风钻打眼,人工装车、人力推车,用绞车将岩石提到地面。效率 低,工期长。
    60年代初期,井下平巷开始用带钻架的风钻和电动铲斗装岩机,代替了人抱钻、锹装车 。井下运输仍然是人推矿车。1965年建设南山竖井时,开始用蓄电池电机车代替了人推矿车 。
    70年代后期,竖井装岩开始用了长绳悬吊大抓斗,挂钩式自动翻矸。平巷掘进用扒斗机 代替了电动铲斗装岩机。砌壁用金属活动模板。巷道发碹开始用喷浆机喷射混凝土,减轻了 体力劳动,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工程质量。1975年8月,鸡西平岗矿五井,采用双扒斗 装岩机与皮带运输机组成联合装载机,初步实现转载机械化。装运效率进一步提高。
    80年代,除凿岩爆破没有达到机械化作业线外,其它工序基本形成机械化作业线,井筒 打眼采用伞形钻架。装岩使用长绳悬吊大抓斗或环行轨道式抓岩机,砌壁使用金属活动模板 ,灰斗自动上料,管路输送。自动浇灌混凝土。平巷打眼使用钻车,装岩使用立式装岩机, 运输使用电池机车。平巷基本上实现了光爆锚喷。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工期。
    二、土建
    新中国成立初期,挖沟使用锹,镐,现场排土都是人挑土篮,人工搅拌混凝土,材料依 靠马车运输。
    60年代,土建施工开始使用混凝土搅拌机,施工运料主要用汽车,现场使用胶轮手推车 ,垂直提升开始使用龙门架和塔吊。
    70年代,土建施工机械化水平有很大提高。运料用机动小翻斗车,垂直提升全用龙门架 和塔吊,挖土填方用推土机,排土用铲斗装车,自翻车运输。
    80年代,土建施工实现了大型水泥预制件和设备装卸用汽车吊。高大井塔施工采用液压 滑模和户外电梯运料。在预制加工方面也有许多小型机械,如混凝土震动器、水磨石研磨机 、粉刷喷浆机等等,施工机械化水平继续有所提高。
    三、安装
    新中国成立初期,安装施工起重装卸设备及大物件,一直沿用“斤不落”三角架。地面 运输设备及大物件,都采用滑动滚杠或用绞磨牵引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70年代开始使用汽车吊。80年代,竖井井塔安装绞车时,开始用桥式吊车。立设电杆, 从50年代以来一直采用“捎木撑起立法”,劳动强度大,不安全。近年来开始采用拖拉机拉 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