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新技术

  一、短段掘砌混合作业
    竖井井筒作业工序有二:即凿岩与砌壁。由于工作面狭窄,设备复杂,50年代采用单行 作业法。先由上而下凿岩25—40米,然后自下而上用混凝土砖砌壁,砌壁后再凿岩,循环往 复,交替进行。此法工序简单,需要设备少,便于管理。但需要大量临时支护。耗费大量材 料,效率低,进度慢,成本高,经济效益不好。
    1965年鹤岗矿务局建井工程处在南山竖井施工中,采用凿砌平行作业的施工方法,加快 了施工速度。此法需要的设备多,劳动组织复杂,也需要进行大量的临时支护。而且高空作 业安全性较差。
    1971年鸡西矿务局建井工程处在城子河竖井施工中,采用了金属活动模板,短段掘砌混 合作业法。其优点是段高小,围岩暴露时间短,不用临时支护,既节省了材料,又减少了工 序,加快了施工速度。1974年曾创竖井月成井90.28米的全国纪录。
    1983年在杏花竖井施工中,采用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取得明显效果。首先是成井速度快 ,竖井平均月成井50.5米,最高月成井92米;副井平均月成井46.4米,最高月成井81米, 建井工期缩短了8个月。其次是经济效益高。杏花竖井仅取消临时支护一项,就节约材料费4 2.5万元。再次是作业安全。
    二、利用永久井塔打井
    1974年以前,竖井施工多采用临时井架打井。需先打基础,然后组立临时井架及悬吊打 井设备。井筒打完后还需拆除临时井架及基础,最后进行永久井塔施工。建井工期延长。19 74年鸡西城子河竖井开始利用永久井塔打井。以后鹤岗新一竖井三水平延深的新井、南山二 水平延深的新井和鸡西杏花竖井,在施工时取消了临时凿井井架,利用永久井塔打井。实践 证明,利用永久井塔打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鹤岗矿务局煤建处计算节省临 时井架安拆及辅助工程费用14.85万元。节省时间1个月。由于井塔上部(施工只利用井塔五 层平台,这里指5层以上)施工能与井筒施工平行作业,大致可缩短工期6个月,共计缩短7个 月。初期的投资大,井塔直接承受载荷的主梁需要加强。
    三、井巷光爆锚喷
    1972年以前黑龙江煤矿建设井巷施工均采用普通爆破密集棚子或料石砌碹,进度慢,消 耗高。1972年七台河矿务局开始试行岩巷光面爆破。1976年广泛推广激光导向,光爆锚喷, 一次成巷。1975年双鸭山七星四井主井井筒施工中采用光爆锚喷新技术,首创14.4平米断面 全岩下山①(①在岩石中沿着煤层倾斜向下掘进的运输或通风巷道为全岩下山。)月进105米 纪录。1979年鸡西建井处在平岗四工区推广光爆锚喷。小恒山皮带斜井原来采用料石发碹, 最多月成巷40米。采用光爆锚喷后,最高月成巷96米。1981年青年队在皮带斜井全年进尺73 7米,平均月进尺达61.4米。
    截至1985年8月黑龙江省中直煤矿施工的井巷已有59.58%。采用光爆锚喷。
    四、井塔自动液压滑模
    1965年开工的滴道竖井,井塔采用了机械手动滑模新工艺。以后城子河竖井井塔施工时 ,改用自动液压滑模新工艺。即连续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用液压动力设备带动模板不断上 升,完成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施工方法。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物力。滴道竖井采用滑模为国 家节约材料费4万元,缩短工期15天。1977年滴道矸石电厂主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架采用自动液 压滑摸新工艺获得成功,继而在兴安新井、七台河煤仓、洗煤厂等处推广应用。1980年7月在 竣德竖井主井井塔滑模施工中进行了调整与改进。调整了滑模设计载荷,改进了抄测手段, 使滑模施工新工艺不断完善。
    五、钻孔灌注桩基础
    50年代基础工程均是锹挖、筐桃、人工砌毛石施工方法。60年代随着土建施工机械化程 度的提高,采用机械化挖槽,人工砌石。1978年以后,为加快建设程度,推广应用钻孔灌注 桩基础。此法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一般可达90%以上,解放了土建工人笨重劳动,工程量比旧 毛石基础减少一半以上,基础土方工程量减少95%以上,工期比旧毛石基础缩短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