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提 升

  一、竖井提升
    1926年,穆棱煤矿公司在穆棱县梨树沟小碱场沟一井和二井,使用马拉绞盘提升。1927 年装备75马力双滚筒汽动绞车,用普通罐笼,一次提升一个容量半吨煤的矿车,年生产能力 可达15万吨左右。50年代改为电动绞车后,年生产能力提高到30万吨左右。
    1955—1956年,苏联援助建设的鹤岗矿务局东山竖井设计能力90万吨/年,兴安竖井设 计能力150万吨/年。两者主井均设置功率450千瓦落地式、直径4—5米双滚筒半自动绞车, 用6吨和9吨底卸式箕斗提煤,自动装卸;副井设置功率720千瓦落地式5米双滚筒半自动绞车 ,用3吨矿车翻转罐笼提升矸石、升降器材和人员。从此,竖井开始采用电动提升方式。195 5—1974年投产的设计能力60万吨/年的鸡西小恒山、二道河子、张新竖井、双鸭山岭西(设 计能力45万吨/年)、集贤竖井,均采用落地式绞车,主井采用底卸式箕斗提煤,副井采用 普通罐笼升降器材和人员。
    从70年代开始,竖井采用了井塔式多绳摩擦轮绞车。与落地式比较,具有摩擦轮代替双 滚筒、机体容积小、提升钢丝绳由一根变多根、比较安全等优点。1970—1985年投产的设计 能力120—150万吨/年的鹤岗南山竖井和峻德竖井,以及在这个期间进行矿井技术改造的鸡 西滴道河北竖井(60万吨/年)、城子河竖井(120万吨/年)、鹤岗兴安竖井二水平扩建( 由150改为210万吨/年)、南山竖井扩建(150改为240万吨/年)、新一竖井扩建(由114改 为180万吨/年)等工程,均采用了井塔式、滚筒直径2.25—3.25米多绳摩擦轮绞车,功率 800—1250千瓦,主井采用底卸式8—12吨箕斗提煤,副井采用1吨矿车普通罐笼或3吨矿车普 通罐笼提升矸石、升降器材和人员。
    二、斜井提升
    1916年,密西煤矿(即鸡西矿务局恒山老一井)进行小规模土法开采,运输由人背肩扛 。1935年前后,改称裕边煤矿时,曾使用辘轳,每次提升100—200斤。1937年设置了汽动绞 车,年产8—9万吨。1936年和1939年,鹤岗和鸡西发电厂分别建成投产后,开始只在主并设 置30—300马力单滚筒电动绞车,采用单勾串车混合提升方式,副井不设绞车。单勾串车的优 点是,提升钢丝绳长度,可以随时延伸和缩短,适于不定点提升和混合提升。由于片盘斜井 往往是几个片盘同时作业,单勾提升就更方便。缺点是提升一次运行时间长,一串矿车需要 三环链连接,又需要摘挂钩,容易出现跑车事故。1950年后,一部分矿井为了扩大生产能力 ,在副井也设置75—150马力单滚筒电动绞车,采用单勾串车分担提升矸石、升降器材和人员 的任务。主井只提升煤炭。设计能力由12—15万吨/年,提高到21—30万吨/年,个别达到 45万吨/年。鸡西穆棱矿有的矿井采用无极绳提升。
    1957年,首次在鹤岗大陆二井(35度斜井)采用箕斗提升方式。主井设置双滚筒电动绞 车、4吨后卸式箕斗提煤。副井设置单滚筒电动绞车,采用单勾串车提升矸石、升降器材和人 员。由于箕斗提升方式,是以箕斗代替矿车,免除三环链,不需摘挂钩,比较安全,定点装 卸可以机械化,双勾提升节约动力消耗,生产能力也较高。因此,在1969—1978年投产的鹤 岗兴山一井、二井采用了这种提升方式;在1975—1985年的老矿挖潜、革新、改造工程中, 也推广了这种提升方式。鹤岗兴山六井、鸡西穆棱七井、正阳二、三、四、五斜井集中改造 、城子河西斜井、大通沟斜井和滴道十一井等主井,均改单勾串车为箕斗提升。
    1973年,鸡西矿务局恒山矿,通过协作,研制成功省内第一台一米宽钢丝绳胶带输送机 ,其特点是能够不间断地连续运输,在16—17度倾斜井筒,年提升能力可达100万吨以上,除 运送煤炭外,运送人员也比斜井人车(1953年鹤岗东山二井首先使用马克尼人车)方便安全 。从1975年开始,通过老矿挖潜工程,陆续在鹤岗富力、鸡西东海、平岗、小恒山、双鸭山 七星、宝山、四方台、七台河的新建、桃山、新立等矿集中改造中,予以推广,同时期上马 的七台河新兴、双鸭山双阳、新安、东保卫等大型斜井建设,也采用了这种提升方式。
    1985年,省内中直煤矿共有竖井矿12处,其中11处主井采用箕斗提升;在40处斜井中, 主井采用箕斗提升的有9处,采用胶带输送机的有11处,尚有20处仍为串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