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排 水

  民国初期,土法开采的井硐,无力治水,遇水就停,不能正常生产。1929年穆棱煤矿在 一井和二井设置卧式汽动抽水机各2台,开始机械排水。
    东北沦陷时期,1937—1941年,鹤岗和鸡西矿区大部分矿井安装电动水泵。一般为一井 一台,单管排水。1944年鸡西恒山、滴道、城子河矿,共有30—50马力水泵134台,5280马力 ;鹤岗有30—170马力水泵71台,6400马力左右。
    解放战争时期,多数矿井被淹,经抢修水泵排水,恢复了矿井生产。1948年末,鸡西矿 区有水泵163台,9905马力,鹤岗矿区109台,6580马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片盘斜井边开采,边延深,排水设施不断移动,一般均在 井筒附近设临时水仓(容积10—20立方米),安装临时水泵(容量100千瓦以下),一直到二 段延深时,才设置永久排水设施。
    1955年投产的鹤岗东山、鸡西小恒山、双鸭山岭西等大中型竖井,使用苏式水泵,设置 永久性排水系统。1956年兴安竖井投产,中央水泵房安设AЯП300水泵9台(单机容量360千 瓦,额定扬程240米,额定扬量300立方米/时),3台使用,3台备用,3台检修;直径273毫 米排水管5条;水仓容积9300立方米,规模之大为当时省内煤矿之冠。1960年大雨成灾,在井 下机车库和主运道开始被淹的紧急情况下,9台水泵全部开动,5条管子同时排水,23小时不 停运转,消除了水患,保证了矿井正常生产。
    1962年,为了节省排水管路,简化排水系统,双鸭山岭东六井,由地面到井下—21米标 高采用钻孔垂直排水,并在岭西竖井,四方台四、六、七井,宝山太平二、五、七井陆续推 广。1962—1964年,鸡西矿务局曾在二道河子矿四、五井,小恒山二井一斜推广。
    1967年,为了减少定期清理水仓的劳力(每矿20—30人),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全省 陆续推广鹤岗新一矿和兴安矿经验,应用机械排泥清仓。随着矿井的开采日益延深和矿井集 中改造后井型扩大,水泵容量也日渐增大。1970年鹤岗南山竖井中央水泵房,水泵单机容量 为680—730千瓦,1980年,鸡西滴道河北竖井,采用DQ280—100×8型水泵,单机容量为100 0千瓦。为了充分利用原有设备,鹤岗兴安竖井、新一竖井、大陆二井、兴山一、二、六井延 深后采用了二段接力排水。
    1980年,煤炭工业部要求采用国产高效D型水泵代替老旧杂水泵,特别是50—60年代的A ЯП、SSM、DA、TSW等型号低效泵。各矿区通过矿井技术改造、改扩建工程和设备更新等渠 道,到1985年基本完成水泵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