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压 风

  压风即压缩空气,是煤矿的重要动力之一,主要用于采掘工程,为凿岩、喷射砼等风动 工具,提供动力来源。
    民国初期,穆棱煤矿为手工作业,锹挖镐刨,无压风设施。
    东北沦陷时期,鸡西恒山、滴道煤矿使用单机30—50马力的汽动压风机。从1937年和19 40年开始,满洲炭矿株式会社在鹤岗和鸡西矿区,先后使用电动日式压风机,单机容量30— 250马力。
    抗战胜利后,1948年鸡西穆棱煤矿首先使用苏联立式双缸压风机4台,单机容量80千瓦, 单机额定风量10立方米/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矿多为片盘斜井,煤巷多,岩巷少,对压风机需求不大 。到1950年,鸡西矿务局共有日式和苏式压风机51台,鹤岗矿务局共有61台,双鸭山矿务局 开始安设第一台。
    1955年投产的鹤岗东山、鸡西小恒山、双鸭山岭西等大中型竖井,在地面压风站安设苏 式B300—2K型压风机,每分钟额定风量40立方米。国产仿苏的1—10/8、1—20/8、1—40/ 8等型,也陆续在各矿使用。1958年“大跃进”时期,少数矿井曾试验动力单一化,以岩石电 钻代替风钻,取消一部分压风机。但因岩石硬度不一,特别是对普氏硬度系数4级以上的岩石 未能过关,欠掘一部分岩石巷道。三年调整当中,为扭转采掘失调,适应巷道联合布置,增 加了岩巷掘进,对压风机需求增加,开始使用国产L型压风机。1970年后,为推广锚喷支护新 技术,对压风机需求再次增加。大批使用了国产4L—20/8、5L—40/8型,并开始试用7L— 100/8、L8—60/8型等单机额定风量60—100立方米/分的大容量机型。
    1974年后,国产新系列压风机,经过改进,对出风温度、冷却水温度、油温、断水、油 压等配上自动监视装置,能保证安全运行,开始逐步淘汰日式和苏式压风设备。
    1976—1977年,鹤岗新一、富力等矿推广应用无油润滑经验,每台B300—2K压风机每月 节约机油100公斤左右。1983年南山矿应用消音技术,在吸风管路装设消音装置,使噪音降低 20分贝。
    1985年,鸡西穆棱矿四井使用BZL3.5—20/7型无基础压风机,便于井下移动作业,简 化压风系统,提高了设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