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群众监督
一、群众安全检查
1951年,黑龙江省内各矿务局在开展学习施玉海安全小组的活动中,班组选出不脱产的
安全生产小组长或者设立劳动保护检查员,负责小组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按规程作
业,形成一个群众安全检查网络,这是群众安全检查网的初始阶段。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矿务局的矿区工会设置劳动保护委员会,在井、科级单位设群
众劳动保护检查网。在段、队设群众劳动保护工作小组,班组设群众劳动保护检查员(简称
群检员)。形成了一支自下而上有组织的群众安全监督检查队伍。群检员有以下几种职权:
1、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并将情况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2、发现生
产设备、作业环境存在重大事故隐患,随时可能危及工人生命安全或造成国家财产损失的紧
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并组织工人立即撤离危险岗位,及时向领导报告。3、因进行正常
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受到阻碍或打击报复时,有权越级上告,要求严肃处理。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8—1960年),群检网流于形式,不能正常发挥作用。1961年
经过调整充实人员,健全组织,各矿务局群众检查员达到9935人,在生产活动中发挥了作用
。
三年调整时期,在质量标准化活动中,群检网改称安全质量检查网,建立了汇报评比等
制度。鸡西、鹤岗两局还对群检员普遍进行了训练,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文化大革命”前期(1966—1970年),群检网处于自流状态,活动基本停止。
1971年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工矿企业迅速组建群众性的
安全网,原有的规章制度,合理的要坚决贯彻执行,不合理的,要坚决破除”。但是受政治
运动的影响,当时群检网在各矿区未恢复,直至1973年,鸡西矿务局为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
局面,通过发动群众组织起安全检查网,计有5383名群检员,在当年的安全生产中发挥了作
用。1974年省内矿务局都恢复了群检网组织并开展了活动。
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煤矿各级工会重新组建了群众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段、队
设群检小组,班组设群检员。群众安全检查活动在各矿区广泛开展。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期间,矿、井两级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委员会每月都召
开一次会议,总结和评比全月的群检网工作,提出下月的工作要点。每月都组织所属群检员
对基层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向党政及安监部门写出检查评比的情况反映材料。要求
每个群检员每月汇报三次以上,对于忽视安全的重点人员采取结成帮教对子的办法,进行安
全教育。1983年,双鸭山矿务局建有121个井、科级单位的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委员会,计有2
662名群众安全检查员。1984年鹤岗矿务局有各级劳动保护委员会420个,群检组1077个,群
检员4051人。1985年鸡西矿务局有矿处级群众监督委员会22个,井(区)级委员会57个,群
检组927个,群检员4713人。七台河矿务局有各级群众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14个,群检组
65个,群检员890人。
二、青年安全监督岗
其任务是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手段,以监督本岗位安全生产为重点,
与各种违章现象作斗争。在各级共青团组织领导下,矿(处)设总岗,采区设分岗,队设岗
小组。每个作业班次配1—2名岗员。总岗长,分岗长和岗小组长分别由矿团委书记,采区团
总书记和队团支部书记担任。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鸡西、鹤岗、双鸭山三矿区就有青年安全监督岗这种组织。七台
河矿区从1958年建局初期就有各种形式的青年安全监督检查活动,但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
“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青年安全监督岗不能发挥作用,处于自流状态。
1962年,生产管理正常化,各矿区的共青团组织恢复了青年安全监督岗。当年鸡西矿务
局设岗63处,岗员1561人;鹤岗矿务局设岗52处,有岗员1148人;双鸭山矿务局设岗29处,
岗员826人。合计设岗144和,岗员3535人。
1963年,鸡西、鹤岗双鸭山三个矿务局的青年安全监督岗增到147处,岗员增至3595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矿区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中断。1973年鸡西矿务局
恢复了青年安全监督岗,当年设岗189个,岗员2851人。在该局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中进
行宣传、鼓动、出岗报、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1975年设岗增至225人,岗员增至3029人。
1979年,鹤岗、双鸭山两局恢复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七台河矿务局在夏季正式组建青
年安全监督岗。鸡西矿务局团委颁发了《青年安全监督工作试行规定》,明确了监督岗的任
务、工作原则、岗员条件、职务、权利,对组织机构、工作制度、活动方式作出了具体规定
,使青年监督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1980年5月2日,共青团中央、煤炭部共同发文,推广山西省煤炭企业广泛开展“青年安
全监督岗”活动的经验。省内各矿区对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进行了整顿和充实。进一步明确
了青年监督岗员的职责权限。同年6月,鹤岗矿务局党委转发了该局共青团委制定的《鹤岗矿
务局青年安全监督岗工作条例》。1984年,鹤岗矿务局还设计制造了青年安全监督岗岗徽,
颁发给本局的青年监督岗员上岗佩带。
截至1985年,全省中直煤矿计有青年安全监督岗岗员10540人。其中:鸡西矿务局3672人
,鹤岗矿务局4057人,双鸭山矿务局1611人,七台河矿务局1200人。
三、家属安全保勤网
是煤矿职工家属在街道居民委员会的组织下,在矿区基层工会指导下,开展安全保勤活
动的后勤队伍。
1969年,鸡西矿务局麻山矿在团结地区实行安全保勤制度,发动地区家属配合井(区)
做违章人员的思想工作和节日保勤工作,逐步形成了地区安全保勤网。后来在穆棱矿又总结
了炕头教育经验,对违章人员及家属做安全教育工作。这是家属安全保勤网的开始阶段。
1975年,七台河矿区的基层单位组织家属到井区进行安全慰问、安全演出,送安全信。
活动类似于鸡西矿区的家属安全保勤网。70年代,鹤岗、双鸭山两矿区也都有家属安全保勤
活动。
1982年,七台河局各矿、厂、处相继建起了家属安全保勤网。同年鹤岗矿区有了家属安
全宣传站。1983年双鸭山矿区工会领导街道居民委成立家属安全保勤委员会。
1983—1985年,家属安全保勤网、宣传站、保勤委员会在各矿区广泛开展活动,成为一
支搞好煤矿安全的后勤队伍。活动形式是通过家属经常向职工提醒注意安全,帮助采区送违
章通知书,对违章人员开炕头事故分析会,做职工的思想工作,使其搞好安全生产。经常组
织家属参观煤矿安全生产图片展览,参观井下生产过程,学习井下安全生产知识,做好安全
宣传工作,动员家属搞好家务、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使职工上好安全班。截至1985年,七台
河矿务局有街道办事处设的保勤办公室7处,有安全保勤组656人,有安全保勤员1931人。
家属安全保勤网与群众安全检查网、青年安全监督岗都是群众安全监督组织,在煤矿安
全生产活动中被简称为“两网一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