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洗 煤

  一、洗炼焦煤
    (一)炼焦洗煤生产
    东北沦陷时期,滴道洗煤厂1943年8月建成投产。鹤岗南山选煤厂手选工艺建成投产后到 1945年水洗车间尚未建成。日本侵略者投降时,对滴道和南山洗煤厂进行了严重破坏,托辊 皮带等轻便设备被拆一空。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8年开始恢复鹤岗南山选煤厂和鸡西滴道洗煤厂。当年8月15日滴 道洗煤厂一部生产系统投入生产,日产精煤300吨。1950年滴道洗煤厂开始扩建工程,到195 3年入洗能力达到80.5万吨/年,精煤产量25.5万吨。鹤岗南山选煤厂1951年开始处理原煤 。1954年2月,水洗车间建成投产,开始洗双鸭山矿务局运来之肥焦煤和本局的气煤,供应鞍 钢。此时全省洗炼焦煤产量上升到74万吨。其中:鸡西滴道50.9万吨,鹤岗南山23.1万吨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指引下,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对炼焦洗煤 的需要量迅速增加。1956年滴道洗煤厂采用苏联专家杜布罗温的建议,将中洗机筛板由水平 改为倾斜,同时加大筛孔,使入洗原煤量由过去的每小时80吨,提高到130吨。全省洗精煤产 量逐年上升。1955年为104万吨,1957年上升到146万吨。其中鸡西滴道85.5万吨,鹤岗南山 57.3万吨。在此期间,开始兴建苏联援助建设的双鸭山洗煤厂。
    1956年7月13日煤炭部召开全国炼焦煤矿井及选煤厂干部会议,指出1957—1959年炼焦煤 将供不应求,要求各矿务局在新洗煤厂未建成之前,用最快的速度建立简易选煤设备,补充 现有选煤厂能力的不足。并拨给鸡西29.3万元、鹤岗7.6万元。
    1958年黑龙江省煤管局集中力量加快双鸭山和兴安台洗煤厂的建设。双鸭山洗煤厂于19 58年8月竣工,同年9月20日投产,兴安台洗煤厂于1960年2月移交生产。各矿务局根据煤炭部 指标精神,还大力兴办简易洗煤厂。鸡西矿务局于1960年在小恒山、城子河、恒山山南建成 投产3个简易洗煤厂,能力270万吨/年。鹤岗矿务局1959年在大陆、东山、北大岭兴建简易 洗煤厂4处,设计能力为180万吨/年。据1962年调查,除调整期间关停并转的以外,黑龙江 省中直煤矿共有洗煤厂10处,设计能力970万吨/年。其中现代化大厂4处,设计能力580万吨 /年;简易洗煤厂6处,设计能力390万吨/年。洗精煤产量迅猛增长,1958年达到225.4万 吨,1959年上升为373.2万吨,1960年又上升至484万吨。对保证鞍钢、本钢等钢铁工业的发 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炼焦洗精煤产量的过猛增长,相对地挤占了动力用煤和民用煤,加剧 省内用煤的紧张程度。1961年鸡西城子河、小恒山、恒山山南和鹤岗的东山、大陆一、二井 共6个简易洗煤厂停产。同年10月9日经煤炭部同意,双鸭山洗煤厂暂时停产。洗精煤产量下 降,1961年降至215万吨,相当于1960年的44%。国民经济调整期间,4个现代化大厂进行了设 备检修和环节改造,6个简易洗煤厂进行了大量补套工程。1961—1965年间洗精煤产量维持在 210—220万吨之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工人停产闹革命,洗煤厂处于半停顿状态,洗煤产量大幅 度下降。1967年为141万吨,比1966年降低了38%。1969年洗煤厂恢复正常生产。但洗精煤产 量也只达到247.4万吨。1970年10月小恒山洗煤厂开始第一次改建,增设了主洗、浮选、干 燥等车间及相应的辅助设备。1975年竣工投产,设计能力由60万吨增加到90万吨。1971年鸡 西城子河洗煤厂进行改扩建,增设了再洗、浮选、干燥车间等,设计能力由120万吨提高到1 50万吨。1971年开始筹建七台河洗煤厂。七台河新建矿生产的焦煤,1964—1975年运到辽宁 灵山洗煤厂入洗。1975年6月七台河洗煤厂投产后,经煤炭部决定,从分配给辽宁灵山洗煤厂 的入洗原料煤中,拨一部分给七台河洗煤厂入洗。
    1971—1975年间全省洗精煤产量始终维持在310—320万吨之间。
    1978年1月11日,煤炭部召开选煤技术、情报工作座谈会,要求各矿务局洗精煤产量要突 破历史最好水平。1979年黑龙江省煤管局制定洗煤厂、筛选厂补建、扩建的规划。同年双鸭 山洗煤厂经煤炭部批准,投资181万元,进行挖潜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有2400吨原煤仓一座、 3600吨精煤仓一座、皮带走廊一座,改换两台新型洗煤机,扩建200平方米机修厂房。1980年 鹤岗兴安台洗煤厂,投资346万元,进行改扩建。完工后使生产能力达到210万吨。同年4月恒 山洗煤厂进行恢复和改扩建施工。1981年滴道洗煤厂进行洗煤工艺改革,提高机械化和自动 化程度。1982年城子河洗煤厂自己设计施工,扩建了主洗车间,增设了洗煤机及其辅助设备 ,解决了过去主洗吃不了、再洗吃不饱的矛盾,提高了生产能力。截至1985年,黑龙江省共 有炼焦洗煤厂8座,设计年处理原煤能力1090万吨。
    随着洗煤能力的提高,洗精煤产量逐年上升,截至1985年炼焦煤产量达693万吨。其中: 鸡西246.9万吨、鹤岗206.8万吨、双鸭山137.9万吨、七台河102万吨。
    (二)炼焦洗煤工艺技术
    东北沦陷时期,鸡西滴道洗煤厂,采用跳汰机重力洗煤工艺。入洗原料煤先分级筛选, 用手工拣出粒度大于50毫米的矸石后,进入主洗机。用水作为洗煤的介质,在交替的上升水 流与下降水流作用下,使煤炭按比重不同而分层。矸石比重大,在下层;精煤的比重轻,浮 在上层。把精煤和矸石提出,其余部分二次破碎到50毫米以下,入再洗机,再提精煤。其余 部分入三洗机,排出矸石。主洗、再洗、三洗所提精煤,入脱水机干燥脱水,即出炼焦洗精 煤产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单凭肉眼观察或依据化验结果来调整洗煤机给煤、风、水的速度。而 化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结果,往往因调整不及时、不准确,使精煤混入矸石和煤泥中去, 损失很大,回收率低。1955年以后建立了专门的煤质化验室并开始实行洗煤机快速沉浮试验 先进方法,从而为洗煤机操作提供了正确依据,对提高回收率起了较好的作用。
    1959年8月煤炭部在北票召开选煤技术革新会,提出洗煤机改装卧式风阀不仅提高洗煤机 处理量,还可保证精煤灰分。1968年鹤岗南山洗煤厂在洗煤机改造过程中将立式风阀改为卧 式风阀,使其膨胀期延长。实现了可调周期,降低了精煤损失,主洗机单机效率由81%上升到 85%;再洗效率由70%上升到75%;综合洗选效率提高2%。1978年滴道洗煤厂对跳汰机排矸系统 进行工艺改革,采用DDE—П型做为自动排矸动力源,利用筛下水反压力带动跳汰机闸门,实 现再洗部分自动排矸,结束了手动排矸的历史。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重介质洗煤是洗煤的先进技术。即将磁矿粉或其它介质加入洗水 中配成悬浮液,增加洗煤介质的比重,可以较严格地按照比重不同进行分离。回收率高,损 失少。1958年滴道洗煤厂在唐山煤炭科学研究院协助下,试制了国内第一代重介质选煤机, 同时将原煤分级筛孔由50毫米改为12—25毫米,缩小了入洗下限,使更多的原煤进入重介质 分选机。但因样机小,入洗量少,介质回收系统不完善,到1959年末工业性试验停止进行。 1963年滴道洗煤厂再次研制重介质选煤机。推广应用阜新矿务局用磁力脱水槽回收介质的方 法,改用槽宽2米的斜轮分选机,获得较好的效果。1965年经煤炭部批准,在双鸭山洗煤厂, 增设跳汰中煤重介质系统,当年施工,1966年投产。到年底全厂回收率较1965年提高3.13% 。1966年鹤岗南山、岭北洗煤厂也推广应用重介选煤工艺。
    煤泥浮选是提高洗煤回收效率的重要措施。即利用细粒煤和矸石颗粒对水亲疏的不同, 而使细粒煤和矸石分离。将水中加入浮选药剂(起泡剂、捕收剂)。在浮选机中,煤几乎全 部附着在上升的气泡上,形成泡沫层,细矸石粉不附着于气泡而下降。利用浮选法可将0.5 毫米以下的粉状煤进行分选,从而达到提高精煤回收率。1965年滴道洗煤厂进行了浮洗工艺 试验。1966年浮选精煤产量、质量均有明显提高。
    鹤岗南山洗煤厂,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入洗的原料煤属于疏水性较弱的气煤,煤 泥的可浮性差。洗煤系统始终是开路的,细粒、低灰煤泥大量流失,浪费严重。1965年春, 为减少煤泥损失,针对本厂煤泥可浮性差的特点,在开滦煤研所的大力协助下,开始试制旋 流浮选机,并投入生产。旋流浮选机的特点是:煤浆进入旋流器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起 到搅拌充气作用,从而为浮选创造了非常理想的矿化条件,强化了煤泥浮选过程,增加了气 泡与煤粒的碰撞,提高了气煤煤泥的可浮性,使浮选工艺更为完善。1968年4月喷射式旋流浮 选机试制成功。南山洗煤厂增加旋流浮选工艺后,每年可回收15万吨低灰煤泥。南山洗煤厂 的浮选工艺的主要流程是:浓缩塔底流由泵打入搅拌桶,与浮选剂、清水混合后进入旋流浮 选机。浮选后的精煤经过滤机脱水,与精煤产品混合外运。浮选后的尾矿流入老沉淀塔回收 —部复用水,老塔底流流入厂外煤泥沉淀池。
    1978年3月双鸭山洗煤厂利用凝聚剂丙稀酰胺进行尾矿水澄清复用试验成功。75%的尾矿 水达到澄清复用,实现了煤泥水厂内闭路循环。
    二、洗动力煤
    1961年鹤岗岭北洗煤厂投产后即开始洗动力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提高煤质,实现产品对路供应,为社会节能创造条件, 其它洗煤厂在保证洗炼焦煤的前提下,也陆续开始洗动力煤。
    1982年国务院发布第五号节能指令,要求积极发展洗选加工,合理使用煤炭,洗动力煤 的产量逐年增加,1984年达464万吨。
    三、地方煤矿洗煤
    1984年2月省政府为解决省内炼焦煤的供应问题,责成省煤炭工业公司筹建选煤厂。经煤 炭部选煤设计院、唐山煤炭科学院现场勘查,决定在集贤县升平煤矿和七台河市北岗煤矿建 设选煤厂。1985年3月5日省计经委批准北岗选煤厂计划任务书及设计方案,7月3日省煤炭公 司批准初步设计预审意见。北岗选煤厂年入洗原煤60万吨。升平选煤厂的计划任务书,设计 方案、初步设计也于1985年获批准。升平洗煤厂年入洗原煤45万吨。到1985年末,上述两厂 正在积极筹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