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术论证
第三章 科技交流
黑龙江省煤矿,通过黑龙江省煤炭学会,召开30多次论证会,交流论文636篇。
1964—1966年,组织了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煤田地质、新型支架与机械化、选煤等五
次学术讨论会。1965年在全省学术成果展览会上,展出优秀论文78篇。
1979—1982年,组织23次论证会,交流论文480篇。其中优秀论文44篇,有184篇受到好
评。论文内容涉及煤矿生产、建设以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提高煤炭工业的技术
素质,改进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取得一定效果。
1980年4月和11月,先后在鸡西、鹤岗召开的矿压学术讨论会,邀请中国煤炭学会、煤炭
科学院和省内外一些矿业学院,科研单位参加。与会同志对矿压显现规律的基础理论,在认
识上有很大提高。对全省煤矿改进矿压观测方法,采用合理支护形式,加强顶板管理,起了
一定指导作用。
1980年12月和1981年11月,召开的通风保安学术讨论会,探讨了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率的
途径和矿井瓦斯的抽放及利用的方向;研究了积极搞好自动洒水、煤壁注水等综合防尘措施
以及贯彻以防为主、消防并重、提高灌浆灭火效果等问题。为改进煤矿安全工作,提高通风
保安工作质量,改善矿井工人作业环境指出了主攻方向。
1980年12月和1981年12月召开煤田地质学术讨论会,围绕扩大煤炭资源这个中心课题,
探讨了黑龙江省东部含煤地层的沉积、变质、构造规律和划分、对比的标志,研究了新发现
的鸡西群城子河组下段陆相交互地层、黑龙江省东部中生代煤系的成因,为进一步普查找矿
提供了新的论据。会议还针对双鸭山东荣新区覆盖层厚的特点,讨论了钻孔封闭、钻具防斜
及钻孔堵漏等施工技术措施,对加快新区勘探起了促进作用。
1981年召开的井巷快速施工、光爆锚喷学术论证会,是一次来自生产、建设的实践经验
交流会。鸡西城子河矿的《开缝钢管锚杆》、鹤岗煤建处的《喷射混凝土在冒顶区的应用》
、《光爆锚喷在南山通风立井的应用》和新一矿的《光爆锚喷一次成巷在破碎软围岩中的应
用》以及鸡西建井处实现快速施工、一次成巷保证质量等经验,都得到与会人员的重视和好
评。通过这次交流,对进一步推广光爆锚喷一次成巷的先进施工方法,加快井巷施工进度,
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1984年8月和12月,先后与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煤炭学会东北分会建
井专业委员会,召开建井地质学术会议和井筒施工技术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61篇。主要是
探讨突水因素分析、涌水量的预测、防治疏干措施、动力地质现象、工程地质工作方法及采
用特殊施工方法的实践经验等,开辟了地质工作为矿井建设服务的新路子,丰富了井筒特种
施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