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出国考察
1977—1985年,黑龙江省煤矿出国78人次,出访英国、联邦德国、美国、波兰、日本等
11个国家,考察地质勘探设备、井筒特种施工技术、现代化矿井建设、采掘机械化、安全技
术和企业管理等。
一、考察煤田地质勘探
1984年9月和1985年5月,黑龙江省煤炭工业总公司为扭转煤田地质勘探跟不上矿井建设
规模日益扩大需要的局面,先后派董泽书、于凤柯等10人赴美国国际工程技术公司、英格索
尔公司、世纪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和有关矿井、露天,就煤田地质勘探作业的新技术、新工艺
、新装备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考察TH系列车装地质勘探钻机和物探测井车的技术性能、制造
工艺、使用条件、维修保养等,签订了引进2台TH100—A型车装钻机和1台物探测井车合同。
二、考察井筒特种施工技术
1977年4月15日—6月20日,鹤岗矿务局万国程、杨文志,随煤炭工业部考察组赴墨西哥
考察帷幕打井和钻井技术。通过考察,肯定了鹤岗在矿井建设应用帷幕法凿井是国际先例,
是有独特风格的新型特殊凿井法,并决定在辽宁、山东、工程兵等单位十几个井筒施工中推
广应用。
三、考察现代化矿井
1979年3月,为建设现代化矿井,鸡西小恒山矿王永兴一行7人,赴英国考察现代化矿井
的开拓、开采、提升、运输、通风、压风系统,洗煤加工以及煤矿的机构设置、劳动组织、
生产经营管理等发展情况。综观英国煤矿的生产技术,机械化程度较高,基本上全部采用综
合机械化采煤、连续化运输。年产150万吨的煤矿,全部职工不超过千人。同样规模的洗煤厂
,不超过40人。回国后结合小恒山具体情况,有选择地推广应用了先进技术和方法。
四、考察采掘机械化
1980—1985年,鸡西、鹤岗、双鸭山矿务局共6批26人次,赴联邦德国、波兰、英、美、
苏、奥地利等国,考察厚煤层、薄煤层综合采煤机械化机组、薄煤层连续采煤机和AM—50型
综合掘进机等的性能及使用维修技术。
1984年3月10日到4月9日,鸡西矿务局二道河子矿副总工程师王瑞增,随同煤炭工业部技
术开发司司长陈炳强率领9人小组,赴联邦德国的克洛克纳贝考里特设备制造公司、沙尔夫设
备制造公司、鲁尔煤炭公司、胡哥煤矿、海列希罗伯特煤矿、依平比伦煤矿、维斯特法伦煤
矿、萨尔煤矿公司、雷灯煤矿、斯多夫煤矿,考察前进采煤工艺和井下运输技术。回国后,
在二道河子一七四综采队实行无煤柱开采,应用前进采煤工艺,回采效率提高10—20%,万吨
掘进率下降20%左右。
1985年9月10日至25日,黑龙江省煤炭工业总公司王传文一行4人,赴联邦德国考察煤矿
掘进和选煤技术装备,重点考察了曼内斯曼公司生产的全断面掘进机和KHD公司生产的选煤设
备的技术性能、制造工艺技术、使用及维修技术等情况,并进行了现场测试,以便通过引进
技术设备,提高地方煤矿掘进和选煤技术水平。
五、考察安全技术
1979—1985年,为了改进矿山抽放瓦斯钻机的制造技术,学习井下采掘工作面除尘机、
井下轻轨整道机的维修、操作技术,掌握安全监测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技术,鸡西、鹤岗、双
鸭山矿务局的史延进、赵伟、朱开先,鸡西煤矿专用设备厂郑忠厚等共5批10人次,赴英、美
、波兰等国进行考察,对安全技术设备的引进、操作、维修以及制造技术的国产化、系列化
起到促进作用。
1984—1985年,为解决鸡西城子河矿在建筑物及河下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下沉问题,鸡
西矿务局三次派出蔡洪波、谢文涛、奚绍甲等8人,赴联邦德国布来顿风力充填机厂、鲁尔矿
区北极星煤矿等十多处厂矿和波兰的康派克采矿设备公司,就风力充填的有关技术理论,管
路长度、风量、风压、粒度等要素及不同条件下的充填方式、设备配置、组织管理、作业规
程、操作规程等工艺和效果,进行考察。并由联邦德国引进了充填机、压风机、管路,由波
兰引进了鄂式破碎机和胶带输送机,为风力充填技术的移植打下初步基础。
六、考察企业管理
1980—1985年,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鸡西和鹤岗矿务局,鸡西煤矿机械厂,共派
出张秀亭、翟东杰、吴维舟、浦照星、崔敬谦、史文胜、刘福臣、何硕存等共10批22人次,
赴美国、加拿大、波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对企业管理和技术进行考察,重点考察了美
国和日本的煤矿企业管理状况,澳大利亚的矿山技术水平和协作条件。
七、进行学术交流
1976年5月,鹤岗矿务局南山选煤厂于运洲、胡玉田,随国家选煤代表团,参加在澳大利
亚举行的第七届国际选煤会议,在会上宣读了有关喷射旋流式浮选机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