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专业教育
东北沦陷时期,煤矿不办中高等专业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初期,煤矿需要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主要依靠上级调配和在社会上招
聘解决。但煤矿发展迅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数量大,调配和招聘满足不了需要。
因此,1949年鹤岗矿务局将矿工中学改为鹤岗工科高职中学,招收学员300名,开设电气班、
机械班、干训班等。同年12月经东北工业部煤矿管理局批准,正式定为中等专业学校,命名
为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51年5月,鸡西矿务局将职工学校改为初级职业中学,煤矿生产
部门开始自己培养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953年9月根据东北煤矿管理局决定,将鹤岗高职的土
建科并入开滦工业学校,测绘科并入阜新工业学校,其余并入鸡西煤校。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黑龙江省煤矿除有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外,1956年根据煤炭
部指示,还在鸡西、鹤岗矿区设立东北工学院函授站,先后开设地下开采、矿山机电、矿山
机械等专业,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在此期间煤矿专业人员仍然主要依靠国家统一分配。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煤矿专业技术力量特别是高中级人员严重不足。客观形势要
求煤矿发展专业教育,自己培养专业技术力量。为此,黑龙江省煤管局提出解放思想、打破
常规、自力更生办学校的要求。各矿务局在原有学校的基础上,共举办了各类学校237所,参
加学校的职工近6万人。其中:矿业学院1所、大学函授站2所、业余红专大学18所、红专学校
196所、中等技术学校16所、半工半读学校3所、工人干部学校2所。1961年对各矿务局学校进
行了整顿,保留列入国家预算开支的中等专业学校4所,包括:双鸭山煤校、鹤岗煤校、鹤岗
卫校、鸡西煤校。技工学校保留5所,省煤管局干校1所,鸡西矿业学院1所。共11所学校。
1964年鸡西矿业学院并入阜新矿业学院,黑龙江省煤管局在鸡西恢复起鸡西煤矿学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校停课闹革命,专业教育停顿。半工半读学校被撤销。大批
干部、专业技术人员送入“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改造思想。
1973年,在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走上海机床厂道路,从工人中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
“七·二一”指示后,全省煤矿大办“七·二一”大学。到1975年,鸡西矿务局已办35所,
招收学员1444名。鹤岗矿区办14所,招收学员300余名。双鸭山、七台河矿务局的“七·二一
”大学也应运而生。由于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又实行开门办学,学生走出校门,结合典
型工程进行教学,学员学不到系统知识,教育质量低劣,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1975年鸡西矿务局对所属各单位的“七·二一”学生进行整顿,撤销各矿办的“七·二一”
大学,把学习好、有培养前途的51名学员集中,正式成立矿务局“七·二一”大学,设采煤
一班、二班。1978年鹤岗矿务局也成立“七·二一”总校。下设3个分校(兴安煤矿分校、建
安处分校、职工医院分校)。双鸭山、七台河矿务局对这类学校也先后进行了整顿。
经过十年动乱,干部素质明显下降,工程技术人员的比重减少。1978年黑龙江省中直煤
矿共有工程技术人员4500余人,多数是解放后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少数是煤矿企业自办训练
班培养的或从工人中提拔的,极少数是旧社会留用的。多数已年老体弱,不适宜煤矿工作,
而且只占职工总数的1.8%,低于全国煤炭工业平均2%的比例,更低于其他行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速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专业
技术水平,各级领导把发展教育当作实现“四化”的战略措施来抓。1979年在鸡西煤矿学校
的基础上,创办鸡西矿业学院。1980年恢复黑龙江省煤矿干校(设在鸡西矿业学院内)。同
年鹤岗、鸡西矿务局的“七·二一”大学改为矿务局职工工学院,学制三年,执行煤炭部职
工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的教学计划。1983年经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批准,在鸡西、鹤岗、双鸭
山、七台河矿区设电视大学工作站,隶属于各市电视大学,单独办班,培养煤矿中高级技术
人才。同年经煤炭部批准,利用鸡西矿务局原党干校现有条件,举办煤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4年煤炭部批准成立七台河矿务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同年2月,鹤岗煤校改为鹤岗煤炭
财经学校,并列为部属15所中专之一。同年还在鸡西、鹤岗矿区重设函授站,隶属黑龙江矿
业学院函授部。学制5—6年,招收中级技术人员,通过系统培养提高,达到大学本科水平。
截至1985年,黑龙江省中直煤矿共有各种专业学校情况如下:
黑龙江矿业学院(原称鸡西矿业学院),部属高等院校,在校生1060人。教职员工754人
,其中教师248人,副教授8名,讲师68名。
鸡西煤炭卫生学校,部属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1205人。教职工539人,其中教师159人
。
鹤岗煤炭财经学校,部属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243人。教职工80人,其中教师36人。
鹤岗矿务局职工工学院,局办职工大学,在校生242人。专职教师43人,其中工程师、讲
师11人。校舍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双鸭山矿务局职工工学院,局办职工大学,在校生266人。专职教师54人,其中工程师、
讲师28人。校舍建筑面积5856平方米。
双鸭山矿务局教师进修学院,局办职工大学,在校生236人。专职教师60人,其中讲师5
人。校舍建筑面积7711平方米。
鸡西矿务局职工工学院,局办职工大学,在校生488名。专职教师140人,其中讲师、工
程师36人。校舍建筑面积17430平方米。
鸡西煤炭职工医学院,局办职工大学,在校生90名。专职教师41人,其中讲师35人。校
舍建筑面积13198平方米。
东煤公司黑龙江干校,原称黑龙江省煤矿干部学校。现有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教职工
总数43人,其中教师21人。培训人数160人。
黑龙江煤田地质公司干校,现有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教职工17人,其中教师5人。培训
人数150人。
黑龙江省煤炭系统技工学校8所,规模4200人,现有建筑面积82834平方米,在校学生34
05人。教职工943人,其中教师251人。
地方煤矿,1985年以前委托省内外煤矿院校代培专业技术人员。1985年成立黑龙江省煤
炭工业干部学校,开始自己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到1985年末这所干校有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
;教职工总数54人,其中教学人员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