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悼念祭扫

  从1946年起,凡市、县修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塔、陵园落成或安葬烈士遗骸时,当地 党政军领导及各界人民均举行公祭或追悼活动。
    1948年4月5日,西满革命烈士陵园在齐齐哈尔市落成,为革命烈士举行安葬仪式。4月6 日,西满各省暨齐齐哈尔市党政军民各界3万人,在烈士陵园举行追悼大会。黑龙江省参议会 议长于天放主祭,齐齐哈尔市市长朱新阳宣读祭文。主祭人于天放号召党政军民各界:“要 把悲痛变成力量,前方部队要踏着烈士的血迹去战斗,后方党政军民更要努力生产、扩军, 巩固后方。”各界代表也在追悼大会上致词,决心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生产和工作,争 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
    1948年10月10日,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和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落成揭幕之 际,东北大区、松江省暨哈尔滨市党政军及各界代表1.5万余人,隆重举行揭幕典礼和公祭 追悼大会。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主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立三、东北军区政治部副主 任周桓、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哈尔滨市市长朱其文陪祭,并向死难烈士献花。林枫主席 在追悼大会上讲话,号召各界人民加紧生产,支援前线,争取最后胜利,建立新中国。
    1955年4月5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各界代表,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举行安葬原东北抗日 联军第十军军长汪雅臣和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将军公祭大会。哈 尔滨市副市长王化成主祭,黑龙江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陈法平,哈尔滨市副市长赵振华、张 柏岩,黑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陈英陪祭。公祭大会介绍了汪雅臣、陈翰章两将军的传略。王 化成副市长讲话,号召各界人民学习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 社会主义积极贡献力量。公祭大会结束后,汪雅臣、陈翰章将军的遗首,由各界代表恭送至 哈尔滨烈士陵园安葬。
    1957年9月25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党政军和各界代表为恭送原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遗体去将军生前活动中心地区的吉 林省通化市靖宇陵园安葬,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举行恭送仪式。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强 晓初、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李延禄、省军区司令员张开荆等党政军领导和各界代表250余人参 加了恭送仪式。在恭送仪式上,介绍了杨靖宇将军为祖国和无产阶级解放而奋斗的生平事迹 。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李延禄、省军区司令员张开荆、省工商联合会主任委员刘佩芝等先后 致词,赞扬杨靖宇将军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不移的意志和英勇顽强 的斗争精神,并号召人民向他学习。恭送仪式结束后,由省党政军领导强晓初、李延禄、张 开荆及各界代表恭送杨靖宇将军的灵柩到哈尔滨火车站。
    1962年11月8日,解放军某部支援农村运输公购粮的汽车,在庆安县新胜公社新安生产大 队仓库加油,不慎引起火灾,并迅速烧到仓库两侧的马棚和供销社营业室。复员军人、共产 党员、第四生产队队长宋恩珍发现生产大队仓库起火,立即带领社员赶赴现场救火。他冒着 熊熊大火,十几次冲进供销社营业室抢救物资。当他发现营业室的煤油桶如果爆炸将危及房 上救火的几十名社员生命时,立即号召共产党员并带头冲进大火燃烧的营业室抢运油桶。宋 恩珍身上因溅上煤油起火,被严重烧伤,经多方抢救无效,于1963年2月2日逝世。省人民委 员会授予宋恩珍革命烈士称号。2月3日,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松花江地区党政军民300多人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举行公祭大会,沉痛悼念为抢救公共财产壮烈牺牲的共产主义战士宋恩 珍。公祭大会由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兼松花江地委第一书记李剑白主祭,副省长李延禄、省 军区副司令员杜国平、中共松花江地委第二书记刘思聪、松花江专署专员吴诚、哈尔滨市委 候补书记、副市长贾正操陪祭。李延禄宣读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的悼词,并号召 全省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向宋恩珍同志学习。
    省和市、县党政军领导和各界代表,除参加公祭追悼活动外,每年清明节期间,均到当 地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塔敬献花圈,举行祭扫悼念活动。许多地方的机关、工厂、部队、 学校的青少年入党、入团、入队,都到烈士陵园或烈士碑、塔前举行宣誓仪式,向青少年进 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激励他们向革命烈士学习,为祖国建功立业。据统计,哈 尔滨烈士陵园每年接待参谒、悼念人员15万多人次;齐齐哈尔烈士陵园每年接待参谒、悼念 人员3万多人次;珍宝岛烈士陵园从1979年到1984年,接待全国各地祭扫和参谒人员58.6万 人次。革命先烈的不朽业绩,对于教育和鼓励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扬革命传统,推进社 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