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省优抚对象模范代表会
1948年2月16日至3月13日,为了加强对荣誉军人的思想教育和推动烈军属开展竞赛活动
,黑龙江地区嫩江、松江、黑龙江、合江等省先后召开了荣军代表大会,由省政府领导做工
作报告,检查荣军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加强荣军工作的措施,号召荣军服从领导,保持荣誉
,发挥模范作用。同年2月27日至3月5日,哈尔滨特别市召开了首届军属代表大会,号召军属
组织起来,参加生产,改善生活,开展模范军属竞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松江、黑龙江两省为了动员烈军属、荣复军人和广大
人民群众,加紧生产,支援前线,从1951年至1954年,共召开了6次烈军属、荣复军人模范代
表会,共表彰奖励各种模范2428人。在众多先进模范人物中,有长子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后,
又把次子送上前线,自己在后方开荒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线的庆安县军属模范金基铉(
朝鲜族)。有丈夫参军后,不用群众代耕,积极组织妇女生产,鼓励丈夫英勇杀敌,丈夫在
前方立大功,自己在后方当模范的杜尔伯特旗军属吴桂芝。有在战争中失去双腿,但身残志
不残,回乡后带头参加生产的白城县荣军模范陈万忠,特别是绥棱县烈属申玄玉(朝鲜族)
,丈夫1947年在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她年仅21岁,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克服困难,自力
更生,坚持不要政府代耕,带领群众发展生产。1948年她动员7户军属妇女成立了互助组,带
领大家努力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多交公粮。1951年申玄玉除选好粮完成公粮任务外,又
选好粮600公斤献给国家,支援前线。由于她的模范事迹特别突出,被选为全省特等烈属生产
模范。
1956年3月5日至9日,省人民委员会在哈尔滨召开黑龙江省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
、革命残废军人、复员建设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表彰了优抚对象积极分子
418人,拥军优属模范单位53个,拥军优属积极分子4人。副省长李延禄、于杰分别作了重要
讲话和报告。会议号召全省优抚对象,发挥更大的积极性,踊跃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
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努力奋斗。大会表彰的模范人物中,有在战场失去左臂,回乡后克
服困难参加生产劳动,并带领群众走合作化道路的肇东县二等甲级残废军人唐国才。有积极
倡议实行“平底卧槽、把粪埯种苞米”先进方法,使单位面积产量比当地一般耕作方法翻一
番,夺取农业丰收的五常县军属李淑琴。有大搞技术革新,将破模床改为“滚切机”,将旧
式洗桶改成“小桶封口机”,为国家创造和节约10万元财富的哈尔滨松江五金厂复员军人尹
殿庆。他们的先进事迹成为广大优抚对象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
大会先出21名出席全国会议的代表,即:烈属梁树林(吕老妈妈,尚志县)、申玄玉(
女,朝鲜族,绥棱县)、梁锦玉(女,朝鲜族,密山县),金基铉(朝鲜族,庆安县)、单
维臣(达斡尔族,齐齐哈尔市);军属张桂芳(女,铁力县)、李淑珍(女,克山县)、李
淑琴(女,五常县)、毕老太太(矫德云,勃利县);残废军人王守金(宾县)、赵德山(
庆安县)、吴夏默(朝鲜族,密山县)、唐国才(蒙古族、肇东县)、修永禄(佳木斯市)
、李吉守(朝鲜族,东宁县)、刘会清(富锦县)、石辅臣(依安县);复员军人于永禄(
方正县)、邵跃德(海伦县)、谭克礼(双鸭山矿区)、尹殿庆(哈尔滨市)。这些代表于
同年11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军人
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
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7年,为传达贯彻全国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和全国复员军人安置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安置工作,发动优抚对象在增产节约和办好
农业合作社争取大丰收运动中发挥更大作用,省人民委员会于4月在哈尔滨召开了全省烈属、
军属、残废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奖励安置复员军人模范代表大会。各市
、县评选出来的280名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21名安置复员
军人的模范单位代表,2名安置复员军人个人模范代表出席了会议,特邀东北著名抗日烈士赵
尚志的父亲赵式茹、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的母亲李老太太、抗日老人李升、“东北抗联吕老
妈妈”梁树林参加了会议。大会奖励了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们6名,安置复员军人、拥军优属模范单位和个人123个(人)。省委书记冯纪新在大会上作
了政治报告,副省长赵去非讲了话,省委第一书记、省长欧阳钦等党政军领导向先进模范发
奖。
1959年1月23日至27日,省人民委员会在哈尔滨召开了全省烈属、军属、残废军人、复员
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485人,特邀部队代表5人,原东
北抗日联军代表4人。副省长范子文到会讲话,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兼民政厅厅长王丕年做
了工作报告。大会共奖励了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875人,其中烈属69人,军属76人,残废军
人161人,复员退伍军人569人。在受到大会奖励的先进模范人物中,有从互作组到合作社,
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优异成绩,22次当选为各级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劳动模范
的勃利县军属毕老太太。有多年来一直保持模范称号的绥棱县烈属申玄玉。有双目失明,回
乡后克服困难带头参加农业生产的延寿县华炉乡一等残废军人郭仲。有带领60多名烈军属自
力更生,白手起家,利用废旧物资办起军属杂品厂,既解决了贫困烈军属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又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多次受到政府奖励和中央、省、市领导接见的哈尔滨市军属杂品厂
厂长、军属朱桓昌。会议期间,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长李范五,省军区司令员张开荆等
党政军领导接见全体代表。
这次大会选出41名代表,参加了5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烈属、军属、残废军人、复转
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他们是:烈属申玄玉(女,朝鲜族,绥棱县)、单维
臣(达斡尔族,齐齐哈尔市)、何桂芝(女,肇州县);军属李哲裘(女,佳木斯市)、朱
桓昌(哈尔滨市)、毕老太太(矫德云,勃利县);残废军人石辅臣(依安县)、迟子祥(
嫩江县)、吴夏默(朝鲜族,密山县)、王臣(拜泉县)、王灵恩(鸡西市)、赵清林(呼
兰县)、郭仲(延寿县)、杨才(龙江县)、郭喜福(海伦县)、范道义(肇东县)、陈志
德(牡丹江市);复员军人阎凤禄(五常县)、金贞子(女,朝鲜族,东宁县)、刘焕彬(
青冈县)、王菊生(绥化县)、赵德山(庆安县)、傅长义(桦川县)、金洪满(依兰县)
、王德明(双鸭山市);转业军人常万林(爱辉县)、万金丰(甘南县)、于相海(哈尔滨
市)、罗先智(合江农垦局)、汲传兰(合江农垦局)、吴玉祥(合江农垦局)、龚广福(
密山农垦局)、李天才(密山农垦局)、许成余(密山农垦局)、修德山(密山农垦局)、
刘先明(密山农垦局)、张海福(密山农垦局)、任肇源(密山农垦局)、徐志杰(齐齐哈
尔市)、屈治平(伊春市)、任文藻(女,牡丹江市)。
1960年,为了动员全省优抚对象响应党的号召,完成和超额完成国民经济计划,省人民
委员会于4月24日至28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了全省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社会主义
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506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代
表64人,特邀老红军、老抗联和驻军功臣模范19人。大会奖励了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退
伍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053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96个。会议期间,副省长李延禄作
了《发扬革命传统,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中做出更大贡献而奋斗》的工作报告;省委第
一书记欧阳钦等党政军领导接见了全体代表,并合影留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政府恢复和加强了优抚安置工作。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广大优抚对象解放思想,开拓前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做出了新的贡献。在优
抚安置工作中,涌现出一批优抚安置工作的先进模范单位。为了表彰优抚对象先进个人和拥
军优属退伍安置先进集体,省政府于1983年9月19日至22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了全省优抚对象
先进个人和拥军优属、优抚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大会。有250名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
人和拥军优属先进单位代表、14名特邀代表、250名列席代表出席了大会。副省长安振东作了
题为《发扬革命传统,加强拥军优属,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做出贡献》的
工作报告。省委政法委员会书记赵德尊受省委、省政府的委托,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大
会宣布了省人民政府授予张文良等8名优抚对象先进个人标兵和佳木斯市等11个拥军优属、优
抚、退伍安置工作先进单位标兵称号的决定。表彰了750个优抚对象先进个人和750个拥军优
属、优抚、退伍安置工作先进单位。被大会授予优抚对象先进个人标兵的海伦县长发公社长
庆生产大队军属张瑞霞,1980年冬,在丈夫病重,家中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送儿子参军
。她说:“我家需要人,国家更需要人。”儿子入伍一个月后,她丈夫病故。为了不给部队
添麻烦,她谢绝了亲朋劝说,未告知儿子,自已简单办理了丈夫的丧事。直到1981年7月,儿
子外出执行任务到家探亲,才知道父亲去世半年多了。张瑞霞家中生活虽然困难,但从不向
政府伸手要照顾,而是靠勤劳节俭生活。为了增加收入,她夏天给生产队看地,冬天为生产
队拣粪。1982年冬,她为生产队拣粪2500公斤。多年来,她把自家喂养的肥猪和养鸡产的蛋
,全部卖给国家,表现了一位军属老妈妈热爱国家和集体的崇高思想境界。1982年,沈阳军
区赠给张瑞霞“模范军属”光荣匾。在这次大会表彰的优抚对象中,还有争时间,抢速度,
搞革新,6年完成18年工作量的牡丹江木工机械厂工人、复员军人安太俊。有回乡后,安心农
村,带领群众致富,使全生产大队人均收入由原来的60多元提高到680元,改变了家乡面貌的
克山县北联公社建设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退伍军人宋家明。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表
现了广大优抚对象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崭新风貌。
大会选出参加全国会议的10名优抚对象先进个人和11个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
表有:张文良(烈属,七台河市)、张瑞霞(女,军属,海伦县)、于殿文(残废军人,庆
安县)、安太俊(复员军人,牡丹江市)、韩宗仁(复员军人,伊春市)、宋家明(退伍军
人,克山县)、丁春华(女,军属,饶河县)、刘学军(退伍军人,北安市),李世勤(退
伍军人,鹤岗市)、周翌秀(军队离休干部,哈尔滨市)。先进单位有: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大庆市人民政府、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人民政府、双鸭山市岭东区人民政府、呼兰县人民
政府、尚志县尚志镇人民政府、同江县八岔乡人民政府、哈尔滨市太平区粮管处、讷河县九
井乡人民政府、佳木斯造纸厂、鸡西市城子河区长青乡人民政府。优抚对象先进个人和拥军
优属先进单位代表,于1984年8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