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改革土葬
清代晚期,黑龙江地区由于废除封禁政策,人口急剧增加,自然形成民族杂居。各民族
不仅在经济、文化方面互有影响,而且在风俗习惯上也互有影响。除汉族、满族死人实行土
葬外,鄂伦春、达斡尔、蒙古、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一般也实行土葬。封建制度
下的丧葬习俗,等级差别极为明显。殷实富户自立茔地,重殓厚葬;贫苦人家,薄棺一口,
埋在荒郊空地。几千年来的土葬旧俗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甚至把富贵与贫穷也都归结为“坟
茔地有无风水”,成为造成愚昧落后的重要因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各项社会民主改革以及科学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
觉悟不断提高,重殓厚葬的陈规陋习逐渐被废除。政府对城郊墓地加强了统一规划和管理,
逐步实行火葬,全面改革土葬。到1985年,全省死亡人口中实行土葬的已下降到20%以下,主
要是人口稀少尚不具备火葬条件的边境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