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顽劣儿童教养

   儿童教养院是由民政部门举办,收容防碍社会治安、有轻微犯罪和顽劣行为儿童的教养 单位。既不同于收容孤儿的儿童福利院,也不同于公安部门举办的少年犯管教所,是一种“ 特殊教育”的单位。1956年12月,根据省人民委员会的决定,省民政厅在富裕县二道湾接收 了公安部门管理的劳改农场,改为黑龙江省教养农场,原收容人员调出。1957年7月,改为黑 龙江省儿童老残教养院,收容顽劣儿童和需要教养的残老人员。同年11月,将在院的全部教 养人员转送克东新生农场。1958年第三季度,改为黑龙江省儿童教养院,收容10岁至17岁构 不成犯罪的有劣迹的城镇儿童。入学时由家长申请,经当地公安部门和儿童教养院共同审查 ,由公安部门送往儿童教养院。并规定儿童在院期间生活费由家长负责(实际上多数家长不 交生活费)。生活费的标准是:伙食费每人每月8元(含炊事员工资),服装费每人每月3元 。1959年5月,将黑龙江省二道湾儿童教养院改为黑龙江省工读学校。学校设办公室、教务处 、总务处。有教职员工98人。1959年,哈尔滨市建立1所工读学校,新建校舍2400平方米,调 配教职员工25人;1960年,除接收市残老院幼儿班60名儿童外,又收容社会上有劣迹儿童17 0名。与此同时,牡丹江专区又建立2所工读学校,但规模较小。
    儿童教养院的任务是,根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把顽劣儿童教育改造成为有礼貌、守纪律、热爱劳动、热爱祖国,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青少年 。由于顽劣儿童在社会上沾染了许多恶习,刚收进教养院时不守纪律,不服从管理。收容顽 劣儿童较多的省儿童教养院,建院初期收容顽劣儿童350人。儿童结伙打架,毁坏公物,耍逗 教师,甚至逃跑、偷窃的现象不断发生。为了把有劣迹的少年儿童教育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 悟的一代新人,省儿童教养院坚持严格要求和说服教育的管理原则,实行“四同”与“三结 合”的工作方法,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儿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教师既当 政治辅导员,又当生活服务员和学习劳动的教练员,与儿童同甘共苦,做知心朋友。把严肃 对待顽劣儿童的缺点错误和尊重学生人格结合起来,把大胆管理与耐心说服教育结合起来, 把严格要求与循循善诱结合起来,启发诱导,关怀体贴。给学生缝补衣服,洗头抓虱子,有 病时端水送药、擦屎倒尿。逐渐转变了儿童的思想,加深了师生感情,儿童把教师当亲人。 儿童们说:“教养院是我家,同学是兄弟,老师是妈妈。”一名入院后还曾偷砸食堂和破坏 锅炉的儿童,经过耐心帮助和忆苦教育,提高了思想觉悟,写了上百首歌颂中国共产党和毛 泽东主席的诗歌。其中一首写道:“党象一轮明亮的太阳,学校象我们的家一样,院长老师 象我们的亲娘,哺育我们健康成长。”为了鼓励学生勤奋上进,教养院开展了尊师爱院好、 礼貌纪律好、生产劳动好、文化学习好、清洁卫生好的“五好”学生评选活动。每个季度全 院召开1次奖励大会,授予“好学生”称号,并发给三好以上的“好学生”标志。教养院还规 定,被评为三好以上的学生,可以申请加入少先队,春节可以放假回家。在院儿童的进取心 普遍增强,学习、劳动和遵纪爱院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个季度有50~70%的学生被评为“三 好”或“五好”学生。为了改善办院条件,在贯彻半工半读方针的过程中,院长韩继忠带领 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自己动手制砖,新建砖瓦校舍6239平方米;耕种土地近百公顷,蔬 菜、副食自给自足。1960年,在校儿童达629人,设一年至六年11个教学班级(也是生活管理 单位)。随着学校秩序走向正常轨道,对学生实行开放管理。到1962年上半年,全省有工读 学校4所,累计收容顽劣儿童2127人次。   
    1962年下半年,经调整合并,撤销了牡丹江市和牡丹江专区工读学校,保留省和哈尔滨 市2所工读学校。1963年4月,将工读学校一律改为儿童教养院。为了检验教育成果,儿童教 养院对出校学生的情况作了走访调查。省儿童教养院派员去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对批准出校 的34名学生,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逐户进行了走访调查。有26名(占76.5%)巩固了教育 成果,其中1人学生不受拉拢引诱、协助政府破获了潜伏在工厂多年的大贪污集团。有8名程 度不同地出现了反复。哈尔滨市儿童教养院走访调查了84名出校儿童,其中就业的11名,升 学的21名,参加农业生产的16名,准备升学或正在找工作的34名,因病死亡和走失的各1名。 重犯错误的16名。多数成为新人。1964年3月,在院学生伙食费每人每月提高到7元至8元(不 含炊事员工资),服装费每人每月3.3元,另有病号补贴每人每月0.12元,零用金0.15元 。到1964年11月,省儿童教养院累计收容改造顽劣儿童1677人,除家长要求领回、因病清理 和转出去的以外,有913名儿童教育改造好出院。他们出院后及时就学或就业,绝大部分巩固 下来了。由于社会顽劣儿童减少,省儿童教养院利用空闲房舍于1964年开辟1栋精神病人病房 ,从海伦精神病人疗养院拨精神病人60名。实行综合办院,统一管理。1965年,哈尔滨市儿 童教养院停办,一部分儿童送入省儿童教养院。
    省儿童教养院,1965年在院儿童270名,教职员工102人。1966年9月,撤销嫩江专区精神 病人疗养院,将46名精神病患者调入,增设一栋病房。1967年1月,因“文化大革命”全部儿 童离院。1968年4月,儿童教养院下放给富裕县革委会领导,改为富裕县精神病人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