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1971—1980年农业机械化10年规划
10年规划是根据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北方农业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制定的。毛泽东提
出各省、市、区应当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做出一个5年、7年、10年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规划
。黑龙江省规划到1980年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要达到75%左右,配备拖
拉机5.8万台,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规划指出,10年规划前5年是关键。规划到1975年拖拉机要从1970年的1.9万台增加到3
.7万台。机耕面积从40%增加到60%,机械播种从30%增加到40%以上,机械中耕面积达到30%
。
非田间作业机械化上,饲料粉碎、铡草、脱谷、制米、磨面,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
化。畜牧业机械化重点解决牧区的割草、搂草机械化。割、搂草机从1900台增加到5000台,
机械化程度达到40%左右。发展农村运输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胶轮大车从1970年的25万辆增加
到31万辆,农用拖车从3600辆增加到5000辆。各种收获机械从6300台增加到1万台左右,机械
化程度由15%提高到30%左右。小型喷粉器由2.2万台增加到4万台,小型喷雾器由2.2万台增
加到5万台。机动喷雾喷粉器由5600台增加到7000台。灌溉面积从1000多万亩增加到2000多万
亩,规划还对排灌工程配套、化学肥料、渔业机械、林业机械、农药等项目提出了奋斗目标
。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加速发展钢铁工业,充实加强农业机械工业,积极武装县
、社、队三级农机修造网,加快发展化肥和农药工业,发展农村小型电站等具体要求。并对
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健全农机管理机构、管好用好农
业机械,加强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支援等项进行了规划。
到1975年,规划目标大部分都已实现。拖拉机达到3.6万台,接近规划目标3.7万台;
机耕面积达到66.8%、机械播种50.3%、机械中耕48.3%,均超过了规划目标。非田间作业
饲料粉碎、铡草、脱谷、制米、磨面也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