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独户经营农业机械从1982年开始,到1985年已成为农村农机经营的主体形式。特别
是小型拖拉机80%以上归一家一户所有,在农业生产和短途运输上,已经替代大牲畜,成了广
大农户发家致富的重要帮手。到1985年全省独户经营拖拉机共163953台。
具体经营方式有3种:
1.机械化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农业机械比较配套,经营规模较大,土地面积一般在300
亩以上,多的一二千亩,机械作用发挥好,经济效益显著。1985年据富锦县18户机械化家庭
农场统计,耕地面积共5378亩,户均298.7亩,经营链轨拖拉机12台、轮式拖拉机9台、小型
拖拉机2台、机引农具87台件、汽车1台、拖车12台、联合收割机2台,机具总值56.5万元,
户均3.14万元。当年粮食总产32.6万公斤,卖粮20万公斤,商品率61.3%。总收入41万元
,每户2.28万元,纯收入20.1万元,人均收入1547元,都高于历年收入水平。其中二龙山
乡三胜村1户家庭农场,经营链轨拖拉机1台,轮式拖拉机1台,各种农具9台,联合收割机1台
,总投资8.9万元,耕地1500亩。1985年总产7.1万公斤,卖粮5万公斤,商品率71%。总收
入6.5万元,纯收入3.3万元。全家7口人,人均收入4711元。
2.农机专业户。主要从事代耕、代运、代加工等专业服务。1985年,全省农村经营农业
机械的农户6.6%,其余90%以上的无机户的生产、生活、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等,都需要
农机服务。由此,各类农机服务专业户就应运而生。
嫩江县长福乡东岗村农机专业户胥明,是省的先进农机经营者,5级驾驶员,从事农机工
作14年,当过车长。全家4口人,1个劳动力。1983年自筹资金购买东方红——75拖拉机1台,
丰收——3.0联合收割机1台,配套农具7台(件)。自耕承包地37.8亩,还为本村140户农
民代耕,全年作业量为10049标准亩,纯收入1.32万元,人均收入3300元。由于他精心保养
维修机具,做到了优质服务,深受群众欢迎。肇源县和平乡立德村姜延武,是个综合服务的
农机专业户。1983年,他承包大队1台东方红——75拖拉机,自家购买1台手扶拖拉机,大小
机械配套,还买了1台座机,配上制米、磨面、饲料粉碎和铡草等加工机械。一年共为农户代
耕作业8640标准亩,加工粮米、饲料20余万公斤,铡草10余万公斤。由于他服务态度好,周
围二三十里远的农民都来找他加工、作业。干活不分早晚、年节,随叫随到,随到随干,并
实行薄利多收和无偿服务。全年免费为无机无畜户代耕作业35天,打米磨面4000多公斤。除
代耕服务外,自家耕地50亩,还有一些家庭副业。全年总收入20077元,其中农机服务收入1
1962元,占总收入59.6%,除去各项开支,纯收入16186元,一家13口人,人均收入1245元。
三、一般农机户
经营者的农机具以自用为主,有余力再为他人代耕。省先进农机经营者,朝鲜族水田专
业户,方正县永建乡曙光村金永俊,全家7口人,有两个劳动力。承包水田60亩,自营中、小
型拖拉机各1台,旋耕机、水田耙、机动播种机等配套农具6台,还有棚盘育秧设备等机具。
总投资7.4万元。1983——1985年粮食亩产平均455公斤,纯收入年平均14164元,人均收入
2024元。肇州县兴城公社后山一队宗长山,自营东方红——28拖拉机1台,5吨拖斗2个,小钢
磨1台,油桶10个,总值1.2万元。全年从事种地(75亩)、养猪、养羊、制水泥管、开粉坊
、运输等多种经营,共收入30800元,纯收入19410元,全家9口人,人均收入2163元。林口县
朱家镇新丰村郭景群,也是省的先进农机经营者,5级驾驶员,从事农机工作15年。1984年自
筹资金2万元,购买东方红——75拖拉机1台,铁牛——55拖拉机1台,丰收——2.5收割机1
台,机引农具10台(件)。自营并承包土地1500亩。整地、播种、收获全部机械化。1984年
和1985年平均作业10504标准亩,平均年收入17350元,人均收入43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