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乡(镇)农业机械供应站
1958年,汤原县国营商业部门,在县城北面,与县城相距105公里的鹤立镇,建立一处乡
(镇)工业器材供应站。主要经营农业机械物资,支援边远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建设。1961
年,鹤立镇工业器材供应站划归鹤岗市农业机械局领导,改为鹤立镇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
以下简称农机供应站),是黑龙江省最早的一个乡(镇)农机供应站。黑龙江省农机公司总
结推广了鹤立经验,到1965年,先后在甘南县平阳、巴彦县兴隆镇、北安县通北镇、桦川县
星火、五常县山河屯镇、双城县庆城村、宁安县东京城镇、五常县拉林镇等地建立了乡(镇
)农机供应站8处。1971年,发展到49处。青冈县建12处,是建乡(镇)农机供应站最多的县
。他们普遍建立乡、镇网点后,疏通了流通渠道,扩大了服务,增加了销售,方便了用户。
全省总结推广青冈经验,到1972年末,乡、镇网点有了较大的发展,全省达到476个,并出现
了多种形式。其中县农机公司直接下伸的网点77个;公社农业机械站兼营的网点306个;供销
社代营的15个;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自己开办的网点39个,其他形式39个。1978年,乡(镇
)农机供应网点发展到572个,其中县农机公司下伸的386个,公社农业机械站兼营的129个,
供销社代营21个,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自办的36个,国营商业设代销点4个。双城县建网点最
多,共25个,达到社社有点。
1983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根据农业部和商业部的指示精神,将公社农业机械管
理站、修配站和供应站合并为公社农机管理服务站,做到管理服务一条龙,企业经营,自负
盈亏。经过两年调整,有215个公社农机供应站合并成为管、供、修“三合一”的农机管理服
务站。
1985年,各种形式的乡镇供应网点有439个,形成布局比较合理,渠道比较畅通的供应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