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黑龙江省农业厅在农业技术推广处设场站工作指导科,配备干部10人,负责
管理拖拉机站。到1985年末农机行政管理人员达2573人,其中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137人
,行署(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站)379人,县(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站)2057人。
一、省级
1953年3月19日,黑龙江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处场站工作指导科,配备10人。1954年3
月,专设拖拉机站管理科,配备18人。松江省农业厅也于1954年3月,在农业技术推广处设拖
拉机站管理科,配备5人。
1954年9月,黑龙江省农业厅成立拖拉机站管理处,配备20人。1956年1月,拖拉机站管
理处改为拖拉机站管理局,人员增至40人。
1959年10月,以黑龙江省农业厅拖拉机站管理局24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鉴定站12人、
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厅农业机械处15人为基础,组建起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厅。中共黑龙江省委
组织部、农村工作部和黑龙江省人事局,又从省直等单位抽调了一部分干部,还分给了转业
军官,年末职工达143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厅机构被砸烂。1968年9月,全体职
工进了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办的农口学习班。1969年,一部分职工到“五七”干校,大部分
职工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0年4月,一部分职工被送往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
1970年2月,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局成立,年末职工50人,其中1/3职工由外单位调人。1
973年,被送往“五七”干校、宣传队和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的人员陆续调回安排了工作。1
974年末有职工174人。
1978年9月20日,撤销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局,设立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年末职工1
27人。1982年末职工153人,1985年末为137人。
自1959年10月成立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厅至1985年末,省的农机管理机构在名称上做了3次
变动,领导人员更迭36人次。其中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厅自1959年10月——1967年1月,共有8
人次经国务院、东北局和中共黑龙江省委任命为正副厅长职务;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局自1970
年2月——1978年9月,共有16人次经黑龙江省核心小组、中共黑龙江省委任命为领导小组正
副组长和正副局长、正副政委职务;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自1978年9月——1985年末,共
有12人次经中共黑龙江省委任命为正副局长职务。
二、行署(市)级
1959年,嫩江、松花江、牡丹江、合江、黑河、哈尔滨6个专署(市)都建立了农业机械
局,年末共有职工150人。其中嫩江专署农业机械局34人,松花江专署农业机械局18人,牡丹
江专署农业机械局18人,合江专署农业机械局24人,黑河专署农业机械局19人,哈尔滨市局
37人。
1961年末,6个专署(市)农业机械局的职工共123人。其中嫩江专署农业机械局35人,
松花江专署农业机械局10人,牡丹江专署农业机械局10人,合江专署农业机械局9人,黑河专
署农业机械局13人,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局46人。
1970年,黑龙江省除双鸭山市和安达特区外,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鹤岗4个省直市
,松花江、绥化、嫩江、牡丹江、合江、黑河、大兴安岭、伊春8个地区,都设有农机行政管
理机构,年末共有职工135人。其中哈尔滨市11人,齐齐哈尔市6人,鸡西市3人,鹤岗市14人
,松花江地区7人,绥化地区10人,嫩江地区7人,牡丹江地区18人,合江地区38人,黑河地
区9人,大兴安岭地区6人,伊春地区6人。
1974年,除安达特区外,5个省直市、8个地区都设有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年末共有职工
443人。其中哈尔滨市42人,齐齐哈尔市39人,鸡西市29人,鹤岗市22人,双鸭山市17人,松
花江地区59人,绥化地区28人,嫩江地区23人,牡丹江地区52人,合江地区46人,黑河地区
43人,大兴安岭地区19人,伊春地区24人。
1978年,除大庆市外,5个省直市和8个地区的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年末共有职工458人。其
中哈尔滨市60人,齐齐哈尔市38人,鸡西市25人,鹤岗市28人,双鸭山市17人,松花江地区
40人,绥化地区35人,嫩江地区30人,牡丹江地区46人,合江地区36人,黑河地区45人,大
兴安岭地区23人,伊春地区35人。
1982年,7个省直市和7个行署的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年末共有职工438人。其中哈尔滨市
47人,齐齐哈尔市36人,鸡西市23人,鹤岗市26人,双鸭山市18人,大庆市4人,伊春市43人
,松花江行署38人,绥化行署34人,嫩江行署34人,牡丹江行署30人,合江行署35人,黑河
行署51人,大兴安岭行署19人。
1985年,10个市和4个行署的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年末共有职工379人。其中哈尔滨市44
人,齐齐哈尔市60人,牡丹江市44人,佳木斯市30人,鸡西市20人,鹤岗市18人,双鸭山市
10人,大庆市14人,伊春市28人,七台河市16人,松花江行署31人,绥化行署23人,黑河行
署32人,大兴安岭行署9人。
三、县(市)级
中共黑龙江省委1958年8月18日发出文件,同意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统一调配农业机械化
干部的报告,由原设拖拉机站的27个县(市),给未设拖拉机站的30多个县(市)调剂机务
干部,以便进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划和人员训练等准备工作。
1959年10月22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下发《关于建立农业机械管理机构的通知》后,
年底前64个县(市)中有39个县(市)建立了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共有职工569人。
1961年,全省60个县(市)建立了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共有职工949人。
“文化大革命”中,县(市)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多数被砸烂。1970年2月,省成立农业机
械局后,县(市)相继恢复了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年末67个县(市)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共有
职工1421人。
1974年,全省69个县(市)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共有职工2310人。
1978年,全省72个县(市)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共有职工2639人。
1982年,全省72个县(市)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共有职工2300人。
1985年,全省72个县(市)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共有职工2057人。其中哈尔滨市所属县(
市)82人,齐齐哈尔市所属(县)市346人,牡丹江市所属县(市)220人,佳木斯市所属县
(市)363人,鸡西市所属县(市)28人,伊春市所属县(市)58人,七台河市所属县(市)
35人,松花江行署所属县(市)270人,绥化行署所属县(市)449人,黑河行署所属县(市
)165人,大兴安岭行署所属县(市)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