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供应人员

  1954年9月,黑龙江省农业厅在拖拉机站管理处内设立了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组,职工3人 。1956年4月,将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组,改为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1958年撤销。1959年6月 ,省农业厅成立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10月移交给农业机械厅。1960年2月,省农 业机械厅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改为物资供应局。1961年2月27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 会下发了《关于农机物资配件、排灌动力、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供应工作划归各级农机部门 管理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农业机械厅,要求各专、市、县农机 部门普遍设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人员编制在商业和农机系统原管理农机物资人员不增加的 原则下进行安排。按这个要求,专、市、县农业机械供应部门,普遍建立起来。到1985年末 ,全省共有1个省公司、13个行署(市)14个公司、68个县(市)公司,以及121个下伸乡镇 供应网点,共计职工6597人。
    
    
    一、省属农机公司(站)
    (一)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供应公司
    黑龙江和松江两省,1952年试办拖拉机站时起,即在两省农业厅推广处配备专人,负责 农业机械物资供应工作,当时各有2人,还承担马拉农具的供应工作。
    1954年9月,在新建立的黑龙江省农业厅拖拉机站管理处内,设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组,配 备3人,负责13个拖拉机站和1个拖拉机修理厂的农业机械物资供应工作。
    1956年4月,拖拉机站管理局将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组,改为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年末人 员增到32人。
    1958年5月,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黑龙江省农业厅拖拉机站管理局所属的农业机 械物资供应站的部分供应业务,连同人员划给商业系统。未交的供应业务留5人负责办理,由 农业厅计划处和拖拉机站管理局领导。
    1959年6月,又成立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以下简称农机供应站),负责拖拉 机、机引农具和省内生产的配件的供应工作。9月23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在《关于黑龙江 省农业厅1959年所属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中,确定黑龙江省农机供应站为企业单位,其开 支由企业费中解决,编制57人,其中干部29人,工人28人。
    1959年10月,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厅成立时,黑龙江省农机供应站移交给省农业机械厅。 1960年2月,省农业机械厅成立物资供应局。1962年7月,供应局改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供应 公司(以下简称农机公司)。年末职工84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黑龙江省农机公司业务工作停止。1968年9月,全省农业机械物 资供应工作,由省农业物资供应站负责(1969年8月改为省农业物资公司)。1971年1月正式 恢复黑龙江省农机公司,年末职工209人。
    该公司1974年末职工309人,1978年246人,1982年290人,1985年283人。
    (二)省直属农机供应站(二级站)
    1961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厅在全省各市县建立农机供应站的同时,分别建立了黑龙江 省直属哈尔滨、嫩江、牡丹江、合江、黑河农机供应站。哈尔滨站负责双城、肇东、伊春、 哈尔滨等22个市县,嫩江站负责甘南、嫩江、齐齐哈尔等13个市县,牡丹江站负责鸡西、牡 丹江等11个市县,合江站负责鹤岗、佳木斯等9个市县,黑河站负责北安等5个县的农业机械 物资供应工作。年末哈尔滨站132人,嫩江站34人,牡丹江站18人,合江站21人,黑河站9人 ,共计214人。
    1962年12月10日,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通知,哈尔滨农机供应站编制66人,嫩江农机供 应站编制53人,牡丹江农机供应站编制38人,合江农机供应站编制45人,黑河农机供应站编 制20人,北安农机供应站编制44人,合计编制266人。年末实有233人,其中哈尔滨站132人, 嫩江站53人,牡丹江站18人,合江站21人,黑河站9人。
    1963年9月,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厅又在松花江专区建立省直属松花江农机供应站(二级站 ),定编39人,负责肇东、安达等13个县的农业机械物资供应工作。同时,将哈尔滨站原定 编制66人,调整为57人(包括原哈尔滨市滨江区农机供应站30人),负责双城等8个县和哈尔 滨市郊区的农业机械物资供应工作。
    1964年3月20日,黑龙江省直属哈尔滨和松花江农机供应站合并,改为黑龙江省农机公司 哈尔滨供应站。
    1965年9月,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厅建立黑龙江省直属绥化农机供应站(二级站),将黑龙 江省农机公司哈尔滨供应站负责的肇东、安达等13个县的农业机械物资供应工作,划给绥化 站,编制为52人。同时,撤销了黑龙江省农机公司哈尔滨供应站。双城等8个县和哈尔滨市郊 区的农业机械物资供应工作,由黑龙江省农机公司直接负责。哈尔滨供应站的人员,除部分 留省农机公司外,其余调往省直属绥化农机供应站工作。年末绥化站有职工49人。
    1967年7月,黑龙江省直属嫩江农机物资供应站(二级站)交给地区,改为嫩江地区农机 供应站。省直属牡丹江、黑河、绥化、合江农机供应站,先后也交给所在地区,改为地区农 机供应站。
    (三)黑龙江省农机分公司
    1979年5月,松花江、绥化、牡丹江、合江、黑河、嫩江地区和齐齐哈尔市等7个地、市 农机公司,上收为省直属供应企业,改名为黑龙江省农机公司松花江、绥化、牡丹江、合江 、黑河、嫩江、齐齐哈尔分公司,人员由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管理。年末,7个分公司共 有职工765人。其中松花江分公司125人,绥化分公司114人,牡丹江分公司103人,合江分公 司111人,黑河分公司98人,嫩江分公司120人,齐齐哈尔分公司94人。1980年9月5日,松花 江分公司改为哈尔滨分公司,齐齐哈尔分公司和哈尔滨市农机公司改为三级站,由所在市领 导。
    1984年,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先后将黑龙江省农机公司 牡丹江、合江、嫩江、绥化、哈尔滨、黑河分公司下放所在行署(市),为行署(市)农机 公司。
    二、行署(市)农机公司(站)
    1967和1968年两年,省直属嫩江、牡丹江、黑河、绥化、合江农机供应站(二级站), 先后下放所在地区,并以所在地区命名。1968年12月,成立松花江地区农机供应站,将黑龙 江省农机公司直接对双城、呼兰等8个县和哈尔滨市郊区的农业机械物资供应工作,划归松花 江地区农机供应站负责。自此,全省6个地区都建立起了地区农机供应部门。1968年,6个地 区站,共有职工385人。其中嫩江地区站96人,牡丹江地区站49人,黑河地区站44人,绥化地 区站78人,合江地区站53人,松花江地区站65人。
    1970年,11个地(市)农机供应站共有职工512人。其中哈尔滨市站92人,齐齐哈尔市站 25人,鸡西市站9人,鹤岗市站10人,双鸭山市站14人,松花江地区站71人,绥化地区站56人 ,嫩江地区站87人,牡丹江地区站54人,合江地区站53人,黑河地区站41人。1971年,各地 (市)农机供应站,均更名为农机公司。
    1974年,14个地(市)农机公司共有职工855人。其中哈尔滨市73人,齐齐哈尔市63人, 鸡西市27人,鹤岗市19人,双鸭山市15人,安达市7人,松花江地区107人,绥化地区105人, 嫩江地区99人,牡丹江地区75人,合江地区78人,黑河地区84人,大兴安岭地区44人,伊春 地区59人。
    1978年,13个地(市)农机公司共有职工1090人。其中哈尔滨市103人,齐齐哈尔市94人 ,鸡西市36人,鹤岗市30人,双鸭山市22人,松花江地区119人,绥化地区109人,嫩江地区 125人,牡丹江地区130人,合江地区100人,黑河地区92人,大兴安岭地区50人,伊春地区8 0人。
    1982年,7个行署(市)农机公司共有职工502人,其中哈尔滨市97人,齐齐哈尔市100人 ,鸡西市57人,鹤岗市36人,双鸭山市29人,伊春市132人,大兴安岭行署51人。
    1985年,13个行署(市)的14个农机公司共有职工1265人。其中哈尔滨市105人(2个公 司),齐齐哈尔市300人,牡丹江市90人,佳木斯市145人,鸡西市56人,鹤岗市33人,双鸭 山市29人,伊春市86人,七台河市24人,松花江行署127人,绥化行署112人,黑河行署102人 ,大兴安岭行署56人。
    三、县(市)农机公司(站)
    1961年,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农业机械厅,按照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于1961年2月27日 下发的《关于农机物资配件、排灌动力、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供应工作划归各级农机部门管 理的决定》,要求各县市农机部门设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人员编制在商业和农机系统原管 理农机物资人员不增加的原则下进行安排。黑龙江省商业厅、农业机械厅对各专、市、县商 业部门向农业机械部门移交工作做了具体规定。肇州等56个县(市)农业机械局,接收商业 交回的农机商品物资、部分固定资产和365名职工,与农机部门管理农机物资的人员及农机物 资、固定资产合并一起,成立了56个县(市)农机供应站。同年,又在哈尔滨、齐齐哈尔、 牡丹江、佳木斯市新建4个农机供应站。年末,60个农机供应站共有职工689人。其中哈尔滨 市12个县站计95人,松花江专区12个县站计161人,牡丹江专区8个县站计91人,嫩江专区12 个县站计141人,合江专区10个县站计162人,黑河专区6个县站计39人。1962年60个县站职工 770人。
    随着县(市)建制的变化,县(市)农机供应机构和人员的数量,也随着变化。1968年 73个县(市)农机供应站职工1342人。1970年,县(市)农机供应站68个(原含哈尔滨、齐 齐哈尔、鹤岗、双鸭山、鸡西五市划入省直市范围),共有职工1653人。其中松花江地区11 个县站321人,绥化地区12个县站346人,嫩江地区11个县站299人,牡丹江地区10个县站199 人,合江地区14个县站259人,黑河地区6个县站153人,大兴安岭地区1个县站12人,伊春地 区3个县站64人。1971年县(市)农机供应站,均更名为农机公司。
    1974年,67个县(市)农机公司共有职工2153人。其中松花江地区11个县公司计383人, 绥化地区12个县公司441人,嫩江地区11个县公司455人,牡丹江地区9个县公司242人,合江 地区15个县公司382人,黑河地区6个县公司171人,大兴安岭地区1个县公司24人,伊春地区 2个县公司55人。
    1978年,全省县农机公司76个,共计职工2819人。其中省直市属6个县公司69人,松花江 地区11个县公司466人,绥化地区12个县公司569人,嫩江地区11个县公司582人,牡丹江地区 10个县公司310人,合江地区15个县公司461人,黑河地区6个县公司213人,大兴安岭地区2个 县公司35人,伊春地区3个公司114人。
    1982年,经过调整,全省71个县农机公司,共计职工4855人(包括下伸供应点288个,职 工964人)。其中伊春市2个公司73人,松花江行署11个公司875人,绥化行署12个公司1050人 ,嫩江行署12个公司1008人,牡丹江行署10个公司479人,合江行署15个公司813人,黑河行 署6个公司517人,大兴安岭行署3个公司40人。
    1985年,全省68个县农机公司,共有职工5049人(包括下伸供应点121个,职工593人) 。其中哈尔滨市2个公司220人,齐齐哈尔市11个公司987人,牡丹江市9个公司489人,佳木斯 市12个公司735人,鸡西市1个公司47人,伊春市2个公司80人,七台河市1个公司69人,松花 江行署9个公司804人,绥化行署12个公司994人,黑河行署6个公司575人,大兴安岭行署3个 公司49人。
    四、乡镇农机供应站
    1961年,鹤岗市在鹤立镇设立黑龙江省最早的一处乡镇农机供应站。1965年,行政区划 变更,鹤立镇划回汤原县管辖,鹤立镇农机供应站由汤原县农机供应站领导,职工人数包括 在县供应站人数内。
    1962年甘南县平阳乡、双城县庆城村、巴彦县兴隆镇,1963年北安县通北镇,1964年桦 川县星火乡、五常县山河屯镇,1965年宁安县东京城镇、五常县拉林镇,先后建立了国营的 农机供应站。这8个站的职工人数均包括在县供应站人数内。
    1974年,全省在农村人民公社共建立174个国营农机供应站,合计职工486人。
    1978年,全省在农村人民公社共建立386个国营农机供应站,合计职工1146人。
    1982年,全省在农村人民公社共建立288个国营农机供应站,合计职工964人。人数包括 在县公司人数内。
    1985年,全省在乡镇共建国营农机供应站121个,合计职工593人。人数包括在县公司人 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