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气候严寒。千百年来,人们既用柴生火做饭,又用柴烧炕取暖。柴是农村不可
缺少的能源物质。过去农村用的多是没有炉篦子的大锅灶,炉堂容积大(0.12立方米左右)
,吊火高度大(大于27厘米),灶门和喉门也过大,热效率仅为8—10%。炕多是四洞土坯炕
,炕面受热面积小,温度不均匀,保温蓄热性能差,综合热效率为50%左右。这种灶炕消耗秸
秆柴草量大,造成农村能源紧张。据调查,全省有40%的农户年均缺柴2—4个月。农民说:“
不怕锅中无米,但愁灶下缺柴”。国家对农村省柴节煤工作很重视。1981年5月,国家科委、
国家经委、国家农委、农业部和国家物资总局联合于河南省周口地区召开了《全国农村省柴
节煤经验交流会》,要求在全国农村开展省柴节煤工作。周口会议后,省沼气办公室技术人
员与桦南、巴彦县科委人员一起,深入农村,走访群众,研究出桦南煤柴兼用灶(见图7)。
这种灶热效率较旧灶提高一倍,达到20%左右,节省时间30%。1982年7月,省科委在桦南县召
开现场会议,决定在全省农村推广。当年巴彦县用半年时间就使近10万农户用上了节柴灶。
以后又出现了巴彦灶、海伦灶以及呼兰县农民技术员王明洲设计的拱型灶。1983年省农村能
源办公室向全省提出改灶必须同改炕同步进行的要求,以收到好烧、炕热、省柴和屋暖的效
果。
1984年全省评比,评出了五种炕灶配套优秀炕连灶:(1)呼兰拱型灶回笼炕(见图8)
。主要特点是烟囱与灶体相邻,可提高烟温,炕灶常年好烧;设置两个喉口,炕可冬暖夏凉
;单灶热效率39.1%。获一等奖。(2)巴彦县异向通风灶透笼炕(见图9)。主要特点是异
向通风,进气量大,燃烧充分、省柴;结构简单,易推广;单灶热效率35.9%。获二等奖。
(3)讷河——甘南炕连灶(见图10)。主要特点是炕蓄热保温性能好;结构简单,施工容易
;单灶热效率26.3%。获二等奖。(4)双城I型省柴炕灶(见图11)。主要特点是炕可双面
散热,利于提高室温;单灶热效率25%。获二等奖。(5)克山单曲拱散热永久炕灶(见图12
)。主要特点是砖拱支撑炕底面,炕下面的散热空间增大,炕造型美观;炕不受锅灶和烟囱
位置的影响;灶膛空间大,易被农民接受;单灶热效率20.9%。获二等奖。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省柴节煤灶炕,1983—1985年,桦南、海伦、巴彦、呼兰、双
城、龙江、泰来、望奎、汤原、宁安、北安、阿城、宾县、拜泉、绥化等15个县先后被列为
国家试点县,本省也确定了一批省级试点县。到1985年末,全省共推广省柴节煤灶152.8万
台,炕79.9万铺。每年约节柴150万吨,相当于75万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