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篇 农业技术

  黑龙江省农业历史悠久,发展曲折。新中国诞生前,历来是粗放经营,技术落后。农作 物种子主要是农家品种,由农民自选自用。农田施肥很少,基本依靠土壤自然肥力维持生产 。农田耕作,普遍使用弯勾犁杖,三年扣种一次。作物栽培,基本是大垄稀植。病虫等自然 灾害,主要用人工防治,效果差。农作物单产水平很低。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把农业技术改造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战略措施,加强农作 物育种和良种繁育推广工作。30多年来,繁育推广了大量优良品种,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已 更换45次,每次更换新品种,都使农作物增产一成左右。大力积造农家肥料,完善积肥政策 ,改进造肥方法,使农家肥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同时,积极推广施用化学肥料,化肥的 品种和数量增长很快,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对低产田采取农业措施和工程措施 进行土壤改良。农田耕作,由传统的耲、扣交替耕作制,逐步发展为松、翻、耙结合的耕作 制。病虫等灾害的防治,也由人工防治发展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化学、生物、物 理等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有效地减轻了危害程度。积极进行营造农田防护林,治理水 土流失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运用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