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等农业教育
一、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
1948年在呼兰县成立松江省呼兰农林技术专门学校。1950年搬迁到佳木斯市南郊,定名
松江省佳木斯农林高级职业学校。1952年改名为松江农业技术学校。1954年又改名为黑龙江
省佳术斯农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学,定名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院址设在友谊农场。原
佳木斯农校改为合江分院附属农校。1962年撤销农学院合江分院,恢复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
学校校名。1968年与佳木斯师范学校合并,改为合江地区“五·七”中等专业学校。1969年
两校分开,恢复原校名。1970年春,又改为合江地区“五·七”大学。1972年3月,恢复黑龙
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设有农学、果树、植保、农业教育和畜牧5个专业,承担专科、中专两
个层次的办学任务。专科学制3年,中专学制2年。校本部占地750亩,校舍建筑面积29430平
方米。设普化、土肥、植物保护、微生物等19个试验室,1个图书馆,藏书7万册。有实习耕
地510亩。校外,在桦川县境内有1处实习农场,占地面积3750亩。全校有教职员工405人,其
中教师101人,职员62人,事业工人105人,农业工人137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农艺师
1人,副教授6人,讲师51人,农艺、畜牧、兽医师和会计师5人。该校从创办到1985年,共培
养大、中专毕业生9475人,其中大专生705人,中专生8770人。
二、黑龙江省北安农业学校
校址在北安市北岗。前身是1948年创建于克山县的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高职班。1952年
改名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附设农业学校。1956年,改称黑龙江省北安农业学校。1958年升
格为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仍保留中专部分,校名改为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附设农业学校。
1965年嫩江分院改为黑龙江省北安农业学校。1984年增设大专班,承担培养中专与大专两个
层次的专门人才的任务。中专设农学、土壤肥料、畜牧兽医、财务会计4个专业,学制2年。
大专班设农学、土肥、农业教育3个专业,学制2或3年。校舍建筑面积40027平方米,设有试
验室、标本室、天平室等29个室,1个图书馆,藏书67367册,国内外期刊杂志579种。1处校
办实习农场,有耕地1350亩。还有1所兽医院,1处农具修配厂,供学生实习和对外服务。全
校有教职员工279人,其中教师105人。在教师中副教授6人,讲师45人,教员33人,实习教员
21人。1949—1984年,共培养各类毕业生6916人,其中本科生734人,大专生234人,中专生
5948人。
三、黑龙江省牡丹江农业学校
校址在牡丹江市郊温春。该校是于1958年在原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经济学校基础上,经
全省农业中专统一调整建立的多学科学校。建校时为高、中等两部制,挂东北农学院牡丹江
分院和附设农业学校两个牌子。1962年撤销分院,继续办中专,校名改为黑龙江省温春农业
学校。1968年6月,温春农业学校与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牡丹江农业机械研究所、牡丹江
地区园艺学校合并,定名牡丹江地区农业“五·七”公社。1970年9月,“五·七”公社解体
,恢复温春农业学校。1978年7月,改名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农业学校。198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
国家重点中专。1984年增设大专班。中专设农业经济、农学、经济作物、养蜂4个专业,学制
2年。大专设农业经济与农业教育2个专业,学制2或3年。校舍建筑面积38601平方米,设植物
保护、农业机械、作物栽培、养蜂等16个试验室,6个标本室,1个图书馆,藏书12万册,国
内外期刊杂志601种。另有1个实习农场,耕地660亩,1个制药厂。全校教职员工395人,其中
专任教师107人。在专任教师中副教授3人,讲师46人,教员50人,实习教员8人。1958—198
4年共培养各类毕业生4477人,其中本科生134人,大专生49人,中专生4294人。
四、黑龙江省红兴隆农业技术学校
1978年7月建校,校址在友谊县境内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所在地。1980年被列为国家重
点中专。设有农学、农机、畜牧、兽医、经济管理等5个专业。校园占地522780平方米,建筑
面积17000平方米。设有14个试验室,其中基础科1个,农学科4个,农机科5个,牧医科4个。
有图书馆1处,藏书3万册。全校有教职员工220人,其中专职教师73人,兼职教师13人。在教
师中有讲师18人,工程师、农艺师、兽医师21人。1978—1985年,共培养中专生887人。大部
分分配到垦区各农场基层单位,成为生产中的技术骨干。
五、黑龙江省九三农业技术学校
建于1978年春,校址在嫩江县境内九三农场管理局原旭光农场。当时设有农业机械、数
学两个专业,学制为2年。1982年将农业机械专业改为农学专业。学校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
设有4个试验室。还有教学实验基地1182亩,备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汽车等全套农业机械
。全校有教职工135人,其中教师46人。在教师中本科学历的22人,大专学历的13人。1978—
1985年,共培养各类毕业生291人。
六、黑龙江省双城农业学校
校址在双城县。1958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畜牧兽医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东北农学院松
花江分院,仍保持中专部分。1962年撤销分院,继续办中专,校名改为黑龙江省双城农业学
校。1979年8月,校名改为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从建校到1979年,共培养毕业生5879人,
其中大学本科54人,中专5825人。
七、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黑龙江分校
校部设在哈尔滨市,是1981年创办的一所新型的成人中等农业学校。设农学、农经、畜
牧、淡水养鱼4个专业。分校招生由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统一进行,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学员
有在职干部、农民技术员和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毕业后承认中专学历,不包分配。
全省有71个县、市开办农广校,教学班1325个。专兼职办学行政人员388人,专职辅导教师2
13人,兼职辅导教师380人。到1985年经考试合格,毕业学员有3443人。
八、哈尔滨土地管理干部学校
1963年9月20日,成立黑龙江省土地管理干部学校,同时挂农牧渔业部哈尔滨土地管理干
部学校牌子。1984年7月11日,农牧渔业部决定,校名改为哈尔滨土地管理干部学校。主要办
学任务是培训省内及全国各地的土地管理干部。是中国第一所培养土地管理人才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