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学术研讨

  各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围绕着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 学术交流活动。农学会于1956年召开学术会议,请东北农学院教授孙凤舞作了《微量元素在 农业上的应用》专题报告。1958年以《春小麦越冬播种》为题进行学术交流。1961年末,为 了系统总结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继承与改革耕作制度的经验,召开了旱田耕作制度学术 讨论会。重点研究了垄作平作、合理轮作、施肥和栽培技术以及防除杂草等问题。1963年召 开了“黑龙江省大豆育种问题”学术会议。园艺学会1963年召开了学术会议,针对本省气候 特点,就果树修剪形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964年和1965年,分别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对 大白菜采种和解决大白菜自给自足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术活动被 迫停止。1978年学会恢复活动,同年8月省园艺学会召开了蔬菜学术报告会,聘请山东农学院 李家文教授、蒋先明教授,浙江农业大学李曙轩教授分别作了“杂交亲本配合力的遗传原理 和提高方法”、“植物激素及其生产的应用”、“控制条件下黄瓜高产原理和技术”为题的 报告。于9月又召开了果树学术报告会,聘请新疆农学院房仲篪教授作“新疆苹果、葡萄栽培 ”,内蒙古农学院王丽雪作“内蒙古自治区果树生产概况”,吉林农业大学任永民副教授作 “密植与丰产栽培”等学术报告。1979年8月,省农学会派53名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参加 中国农学会在哈尔滨召开的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会议主要讨论东北地区怎样加 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及其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1980年12月,省农学会召开年会,围 绕农业现代化、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问题,宣读了近百篇论文。1981年7月,省园艺学会与中 国农业工程学会联合在哈尔滨召开蔬菜塑料大棚、温室学术交流会。就大棚、温室结构、性 能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1982年10月种子协会召开了“精量播种”研讨会,就 本省在一次播种保全苗的条件下,如何开展精量播种、节约用种、扩大良种受益面积、加速 实现良种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983年1月和6月,农业经济学会召开两次规模较大的学术研 讨会,对农村合作经济、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村“两户一体”(专业户、承包户、经济联合 体)、农业机械化、商品粮基地等几项专题进行探讨。同年6月,农场管理学会在成立大会上 ,对农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与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管理以及扩大生产队自主权等方面的问 题进行论证。1984年,省农学会与省农业经济学会共同召开了农作物优化结构学术讨论会, 提出了建立优化结构应遵循的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如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建 议。1985年,省农学会针对近几年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的新情况和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问题 ,召开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学术讨论会。分析了农产品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提高 农产品质量途径的建议。同年,省农学会与省科协、农机、耕作学会及农场总局等单位,共 同在克山农场召开了耕作制度讨论会。对克山农场连续8年高产、稳产、盈利的经验进行了充 分的论证,并就如何在全省推广克山农场经验提出了建议。其它学会也先后多次召开学术研 讨会,进行学术交流,对促进本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