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甜菜收贮

  黑龙江甜菜收购期,最早于每年9月中、下旬开始,通常多在10月上旬至12月底结束,最 迟延至翌年2月末。
    一、甜菜收购标准
    主要有二:一是甜菜切削标准;二是甜菜扣杂标准。黑龙江甜菜切削标准作过三次调整: 第一次,1949~1958年采用多刀切削,达到顶端无青皮,根部无叉根。第二次,1959~1963 年采用一刀切削。切削深度,在叶根处切削一刀后,以叶缨不散为原则。第三次,1964年至 1985年采用一刀切削与多刀切削相结合的方法,即从尾根1厘米处切削。甜菜扣杂标准经过五 次调整:第一次,1949年、1950年甜菜扣杂率为5%、7%、9%,分三个等级;第二次,1951~ 1954年改为3%、5%、7%三个等级;第三次,1955~1958年又改为3%、5%、7%和9% 四个等级; 第四次,1959~1978年又将甜菜检质扣杂率修订为2%、4%、6%、8%四个等级;第五次,1979 年省革命委员会在调整甜菜生产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又对甜菜检质扣杂作了统一调 整,至1985年仍延续执行,即将过去执行的2%、4%、6%、8%改为1%~8%八个等级,对含杂带 土超过8%的甜菜,由交售者重新清理后检质收购。如交售者不愿重新清理,为方便交售者, 则由收购站与交售者协商,实行协议扣杂扣土。
    二、甜菜运输
    甜菜起收后从产地至各甜菜管理站和收购点的运输,由种植户自行安排运力解决。由各 甜菜收购站、点至糖厂的运输,采用公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运抵糖厂指定场地。公路运输, 由各甜菜管理站组织运力和装卸劳力,一般距糖厂50公里以内的直接运抵糖厂,50公里以远 的先运至铁路沿线,再由铁路运抵糖厂,也有由糖厂组织汽车长途运抵糖厂的。铁路运输, 由糖厂提报运输计划,经省制糖工业公司批准后,向铁路部门申请运输车皮计划,各甜菜收 购站、点按铁路运输计划请车皮、组织装运。甜菜运进糖厂后,一部分直接卸到流送沟,一 部分卸到沿流送沟附近做堆保管。
    三、甜菜贮藏
    甜菜保藏的目的,是保证在黑龙江长达半年之久的制糖生产期中甜菜的理化性质不变劣, 糖分少损失,提高产糖量,并为制糖工艺创造良好条件。甜菜保藏受气候的干、湿、寒、温 等因素影响,黑龙江保藏甜菜根据季节气候温度分为未冻期(暖菜期)、冻化期、冻固期三种 保藏方法,又因保藏场所不同分为农村(田间)保藏、收购站保藏和糖厂内保藏。 农村、收购站和厂内三级保藏,以农村为基础。三级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把甜菜贮藏好。
    农村一级保藏。主要是保管甜菜不蔫萎、不受伤、不受冻,简称“三不”。为达到“三 不”的目的,做到“四随”,即:随收掘、随拣堆、随切削、随埋藏。在田间拣堆埋藏,堆 积数量较大的一般选择干燥、运出方便之地做堆保管,堆的规格一般直径2米、高1.5米丘形 圆堆,在堆中央竖一捆高粱秆,以通风散热,堆外盖土,厚度约10厘米,每堆不超过三四千 斤。也有堆成底宽2米、高1.5米的尖顶长堆,每堆贮量4 000公斤左右。无论做哪一种堆, 堆前都要严格挑选甜菜,不能混入蔫萎、受伤及变质的甜菜,堆后注意防冻、防热。
    收购站一级保藏。是在甜菜收购上来又不能及时运出去的情况下,就地保藏。如需较长 时间的贮藏,其保藏方法与厂内三期保藏方法相同。
    厂内三期保藏方法:(1)未冻期保藏(暖菜期),一般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日平均温度 2~5℃,即收购初期,甜菜尚未受冻、未蔫萎,理化性质正常。此时保藏的甜菜,既供届时 加工,又可过渡到冻固期加工。暖菜保藏方法,主要是做堆。
    做堆前选好甜菜块根,要不蔫、不冻,使保藏的甜菜块根符合暖菜保藏的技术要求。堆 积规格,一般下宽6~9米,上宽3米,高2~2.5米,呈小梯形堆,堆与堆之间距离6~8米左右。 堆积之后,用厚度约3厘米左右的一层草帘子苫盖,避免甜菜块根在保藏期间遭受低温侵袭或 受日光直接照射而引起甜菜块根冻化、蔫萎或发霉变质,渗流糖汁,损失糖份。做堆苫盖后, 要加强管理,防止在以下条件下甜菜根发生变质。一是在保藏初期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当外 温在零℃以上的时间内,堆温升高,易使甜菜块根发霉,夜间要将堆顶和四周堆脚的草帘子 卷揭起来散热,降低堆内温度。白天再苫盖好,防阳光照射和高温侵袭;当夜晚外温低于-4℃ 白天外温低于堆温时,白天要揭顶盖草帘子散热,夜间要盖好防寒防冻。草帘的揭、苫散热 期间长短,以堆温降到3℃以下为限。二是当日平均气温降至-5℃以下时,堆顶草帘间隙处出 现挂轻霜,日出时堆顶草帘挂霜处局部融化,这时应细心观察,如见堆顶局部有浓重白雾升 腾,并有发酵气味,应立即采取揭开草帘、挖坑散热等措施,降低堆底温度,以防甜菜块根 伤热腐烂。三是当平均温度降至-10℃以下时,应立即开始进行暖菜堆的冻固作业,一种办法 是从堆的纵向掏沟,加速甜菜块根冻固,另一种办法是在堆长的侧面纵向层层剥离移位散开, 使全堆甜菜块根全部冻固,然后按冻固甜菜块根重新积堆保藏。(2)冻化期保藏(指在暖菜中 有20%以上的块根受轻冻),一般是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5~15℃时,甜菜块 根既易受冻又易融化,形成“冻化甜菜”,极易引起腐烂变质,损失糖份,同时也给加工过 程带来困难。对冻化甜菜除及时加工外,要采取临时做堆,短时间的保藏。冻化甜菜块根保 藏做堆规格要小,一般堆成底宽5米、高1.5米三角形堆,在堆底纵向卧置通风筒,按堆长度 每隔5米处再竖一通风筒,堆上面苫盖草帘,以防继续受冻,并要及时测温检查,通风散热, 预防已冻部分化冻变质。(3)冻固期保藏,从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为甜菜块根完全冻固期。 这个时期的甜菜保藏是使甜菜块根处于绝热环境下长期保藏至翌年4、5月份。保藏方法,大 都采取做堆保藏,一般从12月下旬、日平均气温连续-15℃以下,场地冻土层深度达70厘米以 上开始做堆。做堆前平整场地,撒石灰粉灭菌消毒。保藏甜菜块根采用做大堆贮藏,堆的规 格下宽15~30米,上宽10~25米,堆高3.5~4米,堆贮量3 000~10 000吨左右。堆的方位以 南北朝向为宜,堆内不设通风筒,只设测温管(管内悬挂棒状30°至-30℃的温度计)。冻固甜 菜块根贮藏做好堆后苫盖是关键,基本都用草帘子苫盖,贮藏时间愈长,苫盖层愈厚,如需 贮藏到翌年4、5月份,则苫盖厚度需达100厘米以上(即需四五层草帘),而且堆的西侧因受日 光照射时间长,苫盖物也适当加厚。近年来,采用草帘子与塑料薄膜配合使用的覆盖方法, 即在草帘子底层与表层各用一层塑料薄膜(一层薄膜可代替七八层草帘),在两层薄膜之间夹 草帘子或草。夹草的厚度视贮藏时间长短而定,贮藏至翌年2、3月份,厚度为20~25厘米, 贮藏至4、5月份时,厚度则要达到50~75厘米左右,在表层薄膜上面再盖一层草帘子,以防 日光照射薄膜传热,使冻固甜菜块根始终保持冻结状态。也有筑围墙贮藏冻固甜菜块根,即 按甜菜堆的长度、宽度,从三面筑起底宽100~150厘米、上宽60~70厘米、高3米的围墙,将 甜菜块根围拦起来,甜菜上面覆盖草帘及塑料薄膜或塑料编织布。如哈尔滨糖厂用塑料编织 布苫盖做大堆冻藏甜菜块根,冻藏量达9~11万多吨,冻藏期限延至翌年5月份,外温极值已 达25℃,而堆内甜菜块根温度仍保持-6℃以下。 冻固甜菜块根贮藏也要注意测温,一般每旬测温3次。除定期测温外,还要临时测温(临时 测温用尖头铁管内装温度计),发现升温,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