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重点企业

  全民所有制的国有印刷企业,是黑龙江印刷工业的主体,因有地方财政支持,经济实力 雄厚,生产建设发展快,印刷技术水平较高。集体所有制印刷企业,靠上级主管部门扶持和 企业自身积累进行扩大再生产,多数企业仍沿袭人工拣字、铅字排版的生产方法,生产设备 更新换代较慢。
    一、佳木斯印刷总厂
    佳木斯印刷总厂,它的前身是日本人青岛不朽于1935年开办的“三江日报社印刷所”。 1946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54年改称佳木斯市印刷厂,1980年10月与佳木斯红旗印刷厂、人 民印刷厂合并,组成佳木斯印刷总厂。从1949年至1985年,地方财政投资1 171万元进行生产 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到1985年末,工厂职工人数增加到1 513人,其中工程技术 人员2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88万元。1985年,印刷品产量达21 322万印,生产各种纸制 品817吨,完成产值840万元,实现利润70万元,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印刷企业。
    二、黑龙江新华印刷厂
    黑龙江新华印刷厂,1985年末拥有主要生产设备188台(套),其中制版机70台,印刷机58 台,包括全张书刊印刷轮转机、全张铅印印刷机、对开铅印印刷机、对开双色胶印机、对开 单色胶印机、全张折页机、配页机、跨码联动订书机、索线机,其中还有引进新技术电子分 色机和照排机等。在主要设备中,七八十年代出厂的设备占72%。年生产能力:书刊排版4万 页,铅印印刷36 400万印,胶印印刷19 100万印,书刊装订2.5万令,可承揽精印书刊文件、 彩色画册、烫金、激光快速制版、商标包装设计、摄影翻版彩照等印刷业务。
    三、牡丹江印刷总厂
    牡丹江印刷总厂,建于1945年,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1 07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人, 固定资产原值773万元,净值550万元。黑龙江省大型印刷企业之一。
    1949~1985年国家和地方投资896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已建成为拥有对开平 台印刷机、二四转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双色胶印机、单色胶印机、激光照排、电子分色、 微机排版等现代技术及设备的印刷企业。198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16万元,居全省印刷企业 第三位,完成印刷品产量35 651万印,利税总额164万元,1949~1985年向国家上交利税达1 762 万元。
    四、哈尔滨印刷二厂
    哈尔滨印刷二厂,建于1956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改造,已发展成为具有铅印书刊、 学生本、社会零件印刷三大类产品生产能力的印刷企业。
    1983年,购置了彩印设备,为铅印配套,建成了铅印、彩印相结合,凸版印刷与胶版印 刷相配套的生产体系,年印刷品产量达14 216万印。
    五、齐齐哈尔第一印刷厂
    齐齐哈尔第一印刷厂,建于1967年,从事书刊制版、印刷等业务。历经多次技术改造, 陆续购进了国内先进的制版、印刷、装订等设备,学习推广了胶印照相直接挂网新技术,完 善了平印彩色制版、印刷工艺技术。1980年,引进1台玛米亚相机,可直接提供实物照片原稿, 使书刊封面、彩页、包装装潢印刷从原稿提供、产品设计、照相制版、印刷、装订等全部工 艺过程配套成龙。1981年6月,又开发了凹版塑料薄膜印刷产品,至1982年末完成了凹版制版、 薄膜吹塑、印刷、热合、薄膜复合新工艺,形成一条塑料薄膜印刷生产线,开始了塑料薄膜 彩印生产。1984年,购置了国内先进的平版胶印、凸版彩印、制版、印刷、烫金、压凸、模 切压痕等新设备,提高了平印的设备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同时将凸版彩印设备能力又提高 到一个新的阶段。到1985年,工厂已建有平印、凸版彩印、铅印书刊、零件印刷、凹版塑料 薄膜印刷等4条生产线,拥有照相制版、印刷、装订、吹塑、热合、复膜、上光、烫印、压痕、 模切等设备120台,固定资产262万元,年印刷能力达5 400万印,塑料薄膜印刷品100吨。职 工593人。
    六、黑龙江新华印刷二厂
    黑龙江新华印刷二厂,是1984年在阿城亚麻原料厂的基础上改产扩建的。由于地方财政 支持,工厂建厂起点高,发展快。建厂一开始,就采用现代技术装备,购进国内最先进的电 子照排机、彩色胶印轮转机、单双色胶印机、双面胶印机等胶印设备,都具有80年代技术水 平。
    1985年,工厂有职工629人,占地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91万元。 1985年印刷品产量9 400万印,完成产值277万元,成为省内现代化印刷企业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