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篇 制笔工业

  制笔工业,包括铅笔、自来水笔、圆珠笔近代书写工具的制造工业,通称“三笔”工业。
    “三笔”起源于欧美。铅笔的出现,迄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世界上最早生产铅笔的工 厂,1801年建于德国。自来水笔的生产,从1888年美国派克笔厂诞生也有百余年。圆珠笔则 是1944年由匈牙利人发明的,美国派克公司收买其专利后,稍加改进,在世界上最早开始生 产。
    铅笔、自来水笔、圆珠笔等近代书写工具,很快在世界各地流行。
    清末,随着废科举、办学堂等维新运动的兴起,笔一类商品开始输入中国。早期为石笔、 粉笔和蘸水钢笔。铅笔大约于19世纪末输入中国。自来水笔最早在中国出现,大多数是外国 传教士、商人和中国留学生以及华侨随身带入,作为商品则是从20世纪初开始输入中国。圆 珠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在中国流行。
    中国使用机械生产铅笔、自来水笔、圆珠笔等近代制笔工艺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1926 年,民族资本家殷鲁深在上海开办国益金笔厂,后来改组为博士金笔厂。开始时规模很小, 只是从国外购进零件进行组装,后来逐步发展为自制笔尖和零部件,产量也很少。铅笔迟于 自来水笔。1934年,吴羹梅、郭子春在日本学习铅笔制作技术,回国后集资在上海创建中国 标准铅笔厂,当时为中国首家自己制造笔芯和铅笔木杆的铅笔厂。圆珠笔,1946年上海丰华 精品制造厂着手研制,1948年正式生产,投入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制笔工业基本集中在上海一地。
    黑龙江地区1947年开始生产铅笔。当时在哈尔滨、牡丹江两地相继出现了一些铅笔作坊, 用手工生产木杆铅笔,产量较小,质量也较低。用机械生产的铅笔和自来水笔厂则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49年秋,上海中国标准铅笔公司将部分设备迁来哈尔 滨,与哈尔滨市企业公司合作,创办公私合营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1950年1月正式开工 生产。1950年5月,上海关勒铭金笔厂与哈尔滨市企业公司合作,创办哈尔滨友联金笔有限公 司。1953年,在齐齐哈尔建立黑龙江金笔厂,同年6月投产。1974年,哈尔滨文具厂开始转产 圆珠笔,1976年正式改名为哈尔滨圆珠笔厂。
    制笔工业,是黑龙江轻工产业中的一门新兴工业。从1950年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投 产起,已有35年历史。到1985年,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哈尔滨市友联金笔厂、哈尔滨 圆珠笔厂、齐齐哈尔黑龙江金笔厂、齐齐哈尔市钢笔零件厂等5个制笔企业,共有职工3 239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4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 598万元,净值935.9万元。年生产能力: 铅笔4亿支,自来水笔800万支,圆珠笔1 000万支,圆珠笔芯1 500万支,脉动铅笔100万支。 1985年,制笔工业生产铅笔3.4亿支,自来水笔495.7万支,圆珠笔700万支,圆珠笔芯1 545 万支,脉动铅笔101.5万支;完成工业总产值2 527.4万元;实现税利52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