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艺设备
50年代前期,全公司有制笔专用设备62台,且陈旧落后;芯料用石磨粉碎,胶芯、合板、
油漆等工序大部用手工操作,工效较低。1956年以来,对原有设备逐步进行了改造,先后自
制了压头机、绞头机、油漆围笔机、油漆上光机、印花打印机,变手工操作为机械生产。1959
年,第一次扩建,购进了一批设备,到1963年末,专用设备增至149台,基本结束了手工操作
状态。70年代增加各种专用设备85台,80年代又增添27台,到1985年末,专用设备达到261台。
随着设备的改造,先后改革和采用了新工艺。在投产初期,针对HB铅芯断芯问题,先后
进行了三项较大的改革:一是改鼓风照火烧芯炉为辐射式高温炉;二是用球磨机代替石磨粉
碎、碾轧石墨;三是改革粘土提纯工艺,创造了“电脉粘土”新技术,缩短了粘土脱水周期。
由于上述三项技术革新成果的应用,全面提高了铅芯的质量,挠曲强度由3 300克/mm2,达到
5 300克/mm2,解决了铅芯易断问题。1978年,在原来的碘钨灯加热干燥胶板的自动束板机的
基础上,改用了远红外线干燥胶板新技术。同年,又创造了“并板”新工艺,使制杆车间的
窄板得到了充分利用,不仅节约了木材,还提高了工效。这项新工艺为国内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