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造纸科技成果

  至1985年末,黑龙江省造纸工业共取得科技成果36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获轻 工业部优秀科技成果奖6项,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7项,主要有:
    一、大口径削片机
    佳木斯造纸厂与轻工业部设计院、辽阳造纸机械厂协作,于1966~1969年共同研制成功 的Φ33350毫米10刀水平喂料大口径削片机,与老式斜喂料削片机比较,减少了锯断和劈木两 道工序,节约物料,提高木片合格率,每年可为国家节省木材1万立方米。同时,节省了人员, 改善了劳动条件,保障了人身安全。这项成果已在全国以木材为原料的造纸企业广泛应用,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二、碱回收喷射炉
    碱回收炉是以制浆黑液为原料,既利用余热又是回收碱的专用设备。1969年,佳木斯造 纸厂与武汉锅炉厂协作,设计试制成功了碱回收喷射炉,安装投产后工艺稳定,比原用丘利 除尘装置大大提高了碱的回收率,减少了厂区附近大气和水的污染,经济效益显著。
    三、B—03纸机可控硅传动技术
    佳木斯造纸厂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整流器厂协助下,采用可控硅技术对1号纸机电 气传动装置进行技术改造,1975年初步完成了技术设计和设备制造。1976~1978年间,经佳 木斯造纸厂调试小组继续改进,1978年9月,125吨/日1号纸机可控硅传动装置正式投产。这 项成果在全省造纸厂推广应用。
    四、落差式脱水机
    佳木斯造纸厂,为配合引进的55平方米压力洗浆机投产,于1983~1984年自行设计具有 70年代水平的3500毫米500平方米日产180~200吨硫酸盐纸浆的落差式脱水机。经使用验证, 设备设计合理,符合脱水工序的技术要求。
    五、苇塘退化原因和恢复更新的技术措施
    1977~1981年,黑龙江省汤池芦苇科学试验站通过对苇塘现状及芦苇生态、苇田灌溉、 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项目进行勘察试验,摸清了苇塘退化的原因,制订复壮、更新的 技术措施,经肇东、林甸等县推广应用,取得了亩产芦苇250公斤的效果。1981年9月由黑龙 江省轻工业局主持鉴定,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