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企业整顿

  197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工业三十条”。 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下,各轻工业企业结合学大庆,贯彻“工业三十条”,各自进行了 企业整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黑龙江省轻工业局对全省轻 工业企业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整顿。
    第一次,1979~1982年进行恢复性整顿。围绕拨乱反正,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了 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恢复和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重点是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生产指挥系统,充实企业领导班子。主管 部门派工作组与企业自行整顿相结合,由各级轻工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带队深入企业帮助整顿, 层层抓点,以点带面。全省轻工业系统由主管部门派工作组的有115个企业,黑龙江省轻工业 局由两名副局长带队,抽出6名处长和工作人员共49人组成工作组,重点深入到佳木斯造纸厂、 佳木斯友谊糖厂、双城洗涤剂厂,蹲点带面。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三个市轻工业局都 由局长带队抓整顿企业的重点单位。到1981年末,整顿了583个企业,已整顿验收合格的企业 350个,其中重点企业验收合格的80个,占重点企业总数的50%。经过整顿,企业管理走上了 正常轨道。
    第二次,1982~1985年进行提高性整顿,这次整顿,是以整顿领导班子为重点,以提高 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全面整顿综合治理,主要是整顿健全企业党、政、群各级领导班子,推 行厂长负责制,落实经济责任制,强化各项专业管理,改革分配制度,进行三项建设(即:逐 步地建设一种有民主、又有集中的领导体制;逐步地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职工队伍;逐步地 建设一套科学、文明的管理制度)、创建六好(即:三者兼顾好;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好; 劳动纪律好;文明生产好;政治工作好)企业。整顿方法,对先期进行整顿的大中型重点企业, 采取省、地(市)、县三级派蹲点调查组,由省、地(市)轻工业局领导带队进驻工厂具体指导, 摸取经验,指导全面;对面上的整顿,采取省轻工业局所属各专业公司包企业,厅机关各处 包专项的办法,各地、市轻工业局采取局领导分片包厂和派联络员指导的办法,促进和推动 面上的企业整顿工作,形成了省、地(市)、县三级轻工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齐抓共管的格局。 到1985年底,全省636个轻工业企业,已经整顿的623个,占企业总数的98%,其中国营预算内 企业492个,除9个关停和转产的以外,全部整顿验收合格。在整顿验收合格的企业中,佳木 斯造纸厂、牡丹江钢纸总厂、齐齐哈尔糖厂、大庆市乳品厂、阿城玉泉酒厂等共46个企业, 被省政府命名为“六好企业”。佳木斯造纸厂评为全国企业整顿优秀单位。佳木斯造纸厂、 哈尔滨中国酿酒厂评为全国轻工业管理优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