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早期华侨
第一篇 侨 情
第一章 华 侨
黑龙江地区居民出境移居海外,见于史册者,始于唐代。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国,为了
抵御新罗,除与唐朝保持密切关系外,又积极发展同日本的交往,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史
料记载,在200多年中,渤海派出使团达35批之多,派出的人员多少不等,最多时达千余人。
当时日本方面虽严格禁止渤海人滞留日本,但仍有部分人在日本定居下来,这部分人,有的
入了日本籍,有的后来逐渐为当地人所同化。公元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奉聘日本的高多
佛,留居日本后,取得了日本国籍,日本朝廷赐姓高庭氏,名高雄,子孙绵延不息。
黑龙江地区居民大批移居境外发生在十世纪初,928年辽国灭亡了渤海国。渤海国世子大
光显率数万户渤海人,先后逃往高丽(今朝鲜半岛),并在那里定居。辽的蕃属东丹国建立后,
内部矛盾不断加剧,重臣耶律羽之趁国王不在,以渤海人“浸以蕃息,今居远境,恐为后患”
为由,征得辽太宗的同意,将渤海遗民数十万人,大举移往辽河流域一带。其中,有许多人
不堪颠沛流离之苦,逃往朝鲜半岛。这一时期黑龙江地区居民移居境外的活动有11次,到高
丽的渤海人有数万户,10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