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第一章 华侨对祖国的贡献

  华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媒介,孙中山先生称“华侨乃革命之母”。列宁领导的第三共产 国际,在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的过程中,旅俄华侨曾起过一定的媒介作用。黑龙江籍华侨张 加喜和后来定居哈尔滨的刘泽荣(刘绍周),就是起过媒介作用的代表。
    刘绍周于1917年当选为中华旅俄华侨联合会会长,曾三次见过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 1919年3月2日至6日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当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刘绍 周、张加喜等人,以中国无产阶级代表观察员的身份列席了大会。1920年7月,在共产国际第 二次代表大会上,刘绍周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为了使共产国际全面了解 当时中国各地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形势,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刘绍周向来自64个 共产党和左派组织的214名代表,介绍了中国工人运动和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以学生为 主体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详情,使共产国际对中国的革命斗争形势,有了较为详细的了 解,为20年代初列宁选派共产国际使者魏金斯来华帮助中国无产阶级建立中国共产党,起到 了媒介的作用。此外,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在中国迅速传播,旅俄华侨也 在其中起了某些媒介作用,由当时俄国各地回到哈尔滨或再转赴各地的大批旅俄华侨、华工, 宣扬了十月革命的真理,被东北地方当局视为“赤祸蔓延”,就足以证明旅俄华侨、华工传 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