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参加革命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远东地区由于劳动力缺乏,俄国便私自在黑龙江地区招募劳 工,人数有几万人之多。大战后期,北洋政策对德宣战后,又派出大批华工,赴欧洲各国从 事劳务,俄国借机又接受了更多数量的华工,这些华工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广大受压迫的华工,受革命的影响,觉悟迅速提高,纷纷参加俄国 无产阶级推翻沙皇黑暗统治的斗争。1916年夏至1917年春,黑龙江地区的旅俄华工许振九等 人,曾两次参加俄铁路工人反对沙皇和俄国资本家的罢工。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资 产阶级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的领导下,进行了反对俄国资产阶级政府 的斗争。黑龙江籍的40多名华工,乘火车去彼得格勒,参加第三次大罢工。十月革命爆发, 许多旅俄华工加入了俄国各大城市夺取政权的斗争。黑龙江籍华侨刘福原是哈尔滨一家鞋店 工人,1915年去俄国谋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参加了红军,在第三军第二十九师后备团中国 人第一队(营)第三连第三排当战士,4天后,任班长。1917年9月,刘福所在团开赴前线,参 加了保卫彼尔姆的战斗。此后,刘福和他所在的部队,又参加了巴夏克战斗,消灭了进攻莫 斯科的捷克叛军。斯大林、捷尔任斯基等红军将领在前线指挥作战时,后备团中国营曾多次 担任保卫红军高级将领的任务。在战斗中,有140多名中国战士牺牲,为苏维埃政权的诞生,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14个西方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反 扑。在俄国的4万多名华工,参加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为此,各地红军中相继建立中国 团、营、连、排的建制,有的华工加入由各国无产者组成的国际纵队、国际旅,为保卫苏维 埃政权转战在俄国各个战场。
    1918年3月,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的卡莫维依白匪军进行破坏活动时,当地的黑龙江 籍华侨与其他省的华工,参加了赤卫队,同白匪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在外贝加尔湖战线,旅 俄华工也参加了同谢苗诺夫匪帮的战斗。
    俄远东地区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阿穆尔省有一支由旅俄华工为主600多人的“老头队” (因队长蓄胡须而得名)的游击队,活跃在阿穆尔的广大农村。黑龙江省逊克县干岔子乡胜利 村农民、苏联老归侨于东江,曾任“老头队”的小队长。小队于1918年夏,在季里洛夫村打 伏击,击毙日本干涉军20多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1920年春,“老头队”在苏拉斯城与300 多名日军激战,击毙敌军多名,重创了日本干涉军。
    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中国黑龙江籍华侨,他们都是工人或贫苦农民。工人徐墨林, 原系哈尔滨一家俄国商店的工人,1917年被招募到俄国做工。俄国十月革命中,他参加了红 军。曾先后在红军“奇拉斯波尔”团、莫斯科第一工人团、基辅保安队、苏维埃第四军团中 国营等部队服役,参加过多次战斗,两次负伤,因战功显赫,1915年5月,曾受到列宁的亲切 接见。1932年11月,在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之际,曾荣获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发的“ 十月革命纪念章”。
    农民许振九,原系哈尔滨郊区一户地主家的帮工。1910年到俄伯力(哈巴罗夫斯克)谋生。 俄国十月革命中参加了红军游击队,1919年编入红军工程兵部队。在解放伯力的战斗中腿部 负伤。伤愈后,转入伯力电厂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曾荣获“斯达哈诺夫工作者”光荣 称号。
    辛季武,原为哈尔滨郊区一贫苦农民,1913年到俄国伯力制粉厂当工人。1918年英、美、 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干涉军入侵俄远东地区时,他参加红军,并组织了一支由旅俄华侨组 成的中国营,在乌苏里江战线多次与敌军作战。
    任辅臣,东清铁路修建时,他当了筑路工人,与俄军中的革命党人有过接触。1907年, 在哈尔滨参加俄国工人阶级的地下组织——工党。同年因参加“五一”节游行,受到反动当 局的追捕。因他通晓俄语,1916年被北洋政府派往俄国彼尔姆、维亚特卡省担任华工事务负 责人,在华工中享有威信。1917年,在俄国参加布尔什维克党。1918年初,根据他的建议, 由华工组成中国团,并任团长。在保卫阿拉伯耶夫斯克矿区的战斗中,一举全歼来犯的白匪, 受到红军指挥官的嘉奖。中国团还参加了叶卡捷林堡和彼尔姆之间的洽索沃依铁路桥梁的争 夺战,打败了白匪军。1918年11月,中国团在保卫新图林斯克的战斗中,因敌众我寡,弹药 缺乏,不得不撤退,任辅臣在突围中壮烈牺牲。列宁曾称赞他是优秀的布尔什维克,高度评 价了中国团全体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1918年10月4日彼得格勒《武装人民》报,同年12月28 日《公社社员报》、《共产主义者报》都对中国团的战绩,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中国部队是 “我们战线上最顽强的部队,之所以有这样顽强的战斗力,在于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贞”。
    在北高加索地区有一支黑龙江籍华侨包青山率领的中国独立营,在捷克城的革命斗争中, 曾起过积极作用。著名的俄共领导人基洛夫,曾将一支毛瑟枪赠给包青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旅俄华侨同苏联人民一道,积极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有许多 华侨作为无名英雄牺牲在战场上,为第二次捍卫苏维埃政权立下不朽功绩。50年代回到哈尔 滨的旅苏华侨、原哈尔滨市房地产管理局副局长石友、原哈尔滨市公安局副局长宋少卿、原 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副局长徐凤贵、原哈尔滨市公安局公安处长孙雨亭等战争幸存者,均曾 在苏军中服役或从事支援战争的各项工作。徐凤贵于1936年9月就参加红军,曾任红军翻译、 副股长、团副部队长等职。苏联政府为表彰他在卫国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先后授予他红星 勋章(1945年9月)、战斗勋章(1945年10月)、战胜德国法西斯勋章(1945年10月)、战胜日本帝 国主义勋章(1945年10月)、苏联建军30周年勋章(1948年11月)、战斗勋章(1949年10月)等。
    1957年11月7日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之际,原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中国老战 士——哈尔滨市旅苏归侨季寿山、刘福二人,应苏联政府的邀请同国内其他参加过十月革命 的4位老战士,作为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的成员,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的 盛大庆祝活动,受到苏联人民的热烈欢迎和亲切的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