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气探测
在人类生活的地球周围,环绕着一层深厚的大气。大气的冷、暖、干、湿等物理状况和
大气中发生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称大气现象。利用各种探测手段对这些大气现象进
行系统地观察和测量称为大气探测。
在气象科学仪器发明以前,人们通过观察,对大气现象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自从温度表、
气压表等气象仪器问世以后,气象科学得到迅速发展,无线电探空技术的发明,使人们对高
空气象状况有了进一步认识,雷达、卫星、激光和声波等新的遥感技术,以及微机在大气探
测中的应用,搜集到了许多过去难以获得且很有价值的观测资料,从而对大气现象的物理过
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黑龙江地区气象工作落后,大气探测业务基础薄弱,站点少,
探测手段单一,仪器设备陈旧,技术规范不统一。建国以后,气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4
年地面气象观测采用苏联的技术规范,对统一观测技术、提高观测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进入60年代,在中央气象局的领导下,气象探测业务有了很大发展,开始大批使用国产气象
仪器,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观测技术规范。同时,在一部分气象台站开展了高空气象、
农业气象和太阳辐射观测。到了70年代,大气探测业务逐步应用高新技术,地区级以上气象
台开展了雷达和卫星等高空气象探测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