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建材生产的气象服务

  一、为铁路、交通运输部门的气象服务
    在50年代初期,省、市气象部门就同哈尔滨、齐齐哈尔铁路局及分局签订了气象服务合 同,为铁路部门的抢险抗灾、基建筑路、制定计划、安全运输等提供气象保证。
    1982年春夏季,庆安县气象站为县工交部门进行的一项筑路工程提供3~5天的天气预报 服务。筑路指挥部门根据天气预报有计划地组织2 000多民工利用晴好天气生产,节省了 劳动力,缩短了工期,赶在雨季以前,提前完成了筑路任务。
    1983年4月28日齐齐哈尔气象台预报当天夜间和第二天有中雨夹雪,伴有6~7级西北大风, 同时降温,并可能出现冰凌。齐齐哈尔铁路局接到预报后,立即命令所属5个分局采取防护措 施,仅齐齐哈尔、三间房和昂昂溪地区就出动500人除雪,使铁路运输时间延长近3个小时, 直至29日1时许才被暴风雪阻断。各火车站及时对站台上存放的货物进行遮苫、加固,贵重物 资搬进库房。由于提前采取了防御措施,减少暴风雪灾害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1983年11月9日,省气象台预报西部、中部地区有一场小雨转中——大雪,通知铁路部门 及早做好清扫积雪和预防雪阻的准备工作。哈尔滨铁路局立即向各分局布置采取紧急防御措 施。从10日开始,本省西部地区开始降大雪,最深积雪1米。齐齐哈尔铁路分局三天五夜出动 了1 571人清雪,基本上保证了客运列车的运行。在大雪影响的三天中,11日车站装卸1 806 车皮、12日装卸1 942车皮、13日装卸1 527车皮。据哈铁运输处估算,每一车皮停运一天损 失运费14.77元,三天5 275车皮没有停运,为国家减少损失7.8万元。
    1985年8号台风前,省气象台向哈尔滨铁路局及时提供大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的预报。 哈尔滨铁路局向全路发出紧急命令,做好抢险准备。全路职工奋战20多个小时,虽然有109处 路基冲断,但由于发现及时,全路没有出现恶性事故。佳木斯铁路分局根据当地气象台的天 气预报,组织抢险队伍,在台风袭击后一天之内抢修了39处断线,所辖路段没有出现交通事 故。
    二、为基本建设、工矿开发的气象服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初期,哈尔滨市的“三大动力”(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 汽轮机厂)和齐齐哈尔的北满钢厂、热电厂、重型机械厂等基建工程处于紧张施工阶段,大量 的水泥结构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及高空作业与气象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哈尔滨、齐齐 哈尔气象台主要深入施工单位,调查了解其生产特点及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并签订了气象服 务合同,逐日用电话提供基建需要的天气预报。施工单位设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并及时反馈 天气预报使用情况和服务效益,及时准确的气象预报服务有力地保证了近60个重点建设单位 的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初期,大庆油田开发阶段,为了获取油田准确位置、范 围等地矿资料,地质、航空部门联合进行航测。期间,齐齐哈尔气象台专门在齐齐哈尔民航 局派出气象服务小组,制作大庆地区的航线天气预报。由于预报准确、服务及时,从未出现 过返航或意外事故,圆满地完成了航线任务。
    1983年大庆乙稀工程修建150米高热电厂烟囱时,要求气象部门提供气象保证。大庆气象 台派出两名工程师进行现场服务,除随时提供天气预报外,还提供150米高空的分层风速、温 度以保证安全作业。现场服务中准确提供了7次降水和100米高空大风预报,保证了工程项目 顺利完成。
    三、为供电部门的气象服务
    输电设备的维护、保养需露天作业,必须有气象条件保证才能顺利进行。
    1983年4月29日特大暴风雪使齐齐哈尔电业局炮台屯变电所12万千伏安变压器线圈被烧坏, 严重影响了齐齐哈尔市及周围各县的供电,另一台12万千伏安变压器也需进行年度检修。露 天抢修这样的大型变压器,对气象条件要求极为严格,两至三天的抢修时间里要求绝对无雨 、湿度小、风力在4级以下。齐齐哈尔气象台根据供电部门的特殊要求,精选了两个连续三天 高温无雨风力小的工作日,保证了两台变压器维修和检修工作,避免了近万元的经济损失。
    1983年6月,北安县供电部门安装一台22万千伏安变压器需连续16小时高温、无雨、低湿 (相对湿度不超过75%)天气。北安县气象站运用多种预报方法,于6月28日向供电部门提供了6 月30日为晴好天气,适宜安装变压器的天气预报和建议,供电部门根据天气预报组织人力、 机械,顺利地完成了安装任务,保证了富拉尔基的电力按时输送到北安、克东、孙吴、黑河 等地,节约了近万元的经费开支,供电部门非常满意。
    1983年7月,庆安县供电部门和合江地区的亮子河发电厂都有大型变压器的检修任务。庆 安县气象站和合江地区气象台不仅及时准确地提供了7月24日高温无雨的预报,还分别派出预 报人员深入到现场服务,保障了变压器检修任务圆满任务。为此,亮子河电厂给气象台送去 纪念品表示感谢。
    四、为建材生产的气象服务
    黑龙江省大部处于北纬45度以北地区,无霜期短,适宜红砖生产季节短,因此,充分利 用有利气象条件,科学安排生产,是红砖生产厂家极为关注的问题。从50年代初期起,全省 大小砖厂从建厂开始都与当地气象台站签订了气象服务合同。1985年1月与穆棱县气象站签订 了气象服务合同的穆棱县砖厂,根据当年县气象站提供的“回暖早气温高”的天气信息,积 极创造提前生产的条件,比往年提前生产13天,于4月13日正式生产砖坯,多生产砖坯80多万 块,以每块坯2.5分计算,提高经济效益2万元。10月10日县砖厂接到17日前后有冷空气影响, 日平均温度下降5~8摄氏度,同时有4~5级偏北风的气象预报,砖厂领导决定10月13日停止 生产。10月17日气温下降,20日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5~6度。由于砖厂采取措施果断,避免 了5 000元的经济损失。至10月末,红砖生产利润由上年的31万元上升到36万元。
    水泥厂的水泥生产、储运与气象条件都有着密切关系,许多水泥厂陆续与气象台站签订 了气象服务合同。穆棱县水泥厂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依靠自然晾晒,大部分成品露天存放。 1985年初,这个厂与县气象站签订了气象服务合同,及时准确的晴雨天气预报使企业的经济 效益不断提高。1~9月份没有一袋成品水泥遭受气象灾害损失,提高产量400吨,产值达2万 元,比上年度提高13.8%,增加产值5 000元。
    五、为航运的气象服务
    黑龙江省境内的黑龙江、松花江地理位置处中高纬度地带,两条水系封江期长达140~170 天,水运生产和港口装卸作业受其制约,每年只有6~7个月客货运输黄金时间。依据气象条 件预报开江、封江日期,对早开航、晚终航增加航运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974年,省航运局为了在终航期抢运货物而推迟了收船时间,致使远航黑龙江的拖驳船 队在返航时遭密集冰排阻挡,被迫原地卧泊,影响集中冬修,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979年后, 省气象台和佳木斯气象台总结多年开江、封江的天气预报经验,密切注视冷空气活动及气温、 江面温度变化,作出较准确的松花江、黑龙江开江、封江预报,为航运部门提供气象服务。 1983年,省航运局原计划4月15日开航。省气象台根据气温回升情况和水温度,预报4月8日 ~10日松花江开江可以通航。省航运局据此作了提前开航的准备,于4月11日正式通航,比 原计划提前4天。根据省气象台11月10日起至15日从北到南黑龙江、松花江逐段挂凌,可停 航收船的预报,省航运局比原计划延长航运6~7天,至15日全部收船,没有一条船冻在大江 中。由于提前开航和晚收航,多运送旅客十几天,增运货物36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