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专题人口调查
(一)金代户籍调查
1190年(金明昌元年),金国为了增加赋税,进行了户口调查,据《金史·食货志》记
载,“是岁,奏天下户六百九十三万九千,口四千五百四十四万七千九百,……”。1192年
(金明昌三年),“今上京、蒲与、速频、曷懒、胡里改等路猛安谋克民户计一十七万六千
有余”。如以每户8~10人推算,则有140~170万人左右,去掉现属吉林省境内的曷懒路的人
口,黑龙江地区人口约有120~140万人。
(二)清代人丁编查
史料记载,原黑龙江户籍编审始于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清政府规定对丁口进行
编查,男子16~60岁为丁。在此之前也有过人丁调查,并取得了调查结果数。如1736年(清
乾隆元年),原黑龙江新编实在行差人丁共有23705丁(俱系旗民,照例不征收丁粮)。173
1年(清雍正九年),原黑龙江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31534丁。1761年(清乾隆二十
六年),原黑龙江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共32612丁。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原黑
龙江编审原额新增实在行差人丁33572丁。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原黑龙江原额新增实
在行差人丁36779丁。另据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调查统计,黑龙江地区有26217户,1362
28口。
(三)邮政、海关与教会人口调查
1.邮政人口调查
中国邮政局在1919年、1920年、1925年与1928年均有中国人口的调查报告,但都只记载
人数,而无户数和男、女人口数。因邮政线路的划分与中国当时行政区域不尽符合,所以,
邮政局的调查与政府调查结果并非一致,调查质量不高,调查数据不够准确。1919年,邮政
调查东三省(原黑龙江、吉林、辽宁)共有人口1225.8万人①(①《中华民国统计提要》。
)。1926年,中国邮政局在全国24个邮区进行人口调查,全国总人口为4.86亿人,原吉林、
黑龙江两省人口为1026.5万人②(②1928年《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
2.海关人口调查
民国时期,中国海关常对中国人口数进行调查,其调查方法简单,调查质量也不高,只
查人数,而无户数及分男、女人数。1918年,海关调查东三省总人口为1929万人,其中绥芬
河1260人、哈尔滨31400人、瑷珲3040人、依兰3.6万人③(③《中华民国统计提要》。)。
3.教会人口调查
1913年,在中国传教的基督教会召开会议,组成中华续行委员会,后改称中华基督教协
进会,决定调查中国人口。1916年,制定调查方法,1918年开始调查,1919年调查结束,19
22年发表调查结果,原黑龙江省为200万人①(①《东方杂志》卷二十五。)。该教会除引用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户部报告、1910年(清宣统二年)民政部报告外,还从各地长官及
警察方面的调查报告中获取资料,加上传教士的估计,缺漏之处又以邮政局估计数目作为补
充,调查质量虽不可靠,但因调查单位缩小到县,比按省估计又前进了一步。
(四)1935年户口清查
1935年,伪满当局为了镇压反满抗日活动,在东北地区进行了户口清查。伪满国务院特
设调查准备委员会通令各省清查户口,限期具册呈报,并施行所谓“十家连坐法”,还制定
了特别调查表。调查的主要指标有姓名、年岁、体格、出生年月、族籍、居住时间、职业与
指纹、口音智识等7项。调查表上还得粘贴二寸半身照片,在“备考”栏内注明其它有关问题
。
该年调查结果,伪满全国约为3708万人(日韩移民包括在内),其中龙江省为197.5万
人,黑河省为3.8万人,滨江省为403.2万人,哈尔滨特别市为41.3万人,北满特别市为8
1.8万人。
(五)都市人口调查
1.伪满洲国第一次临时人口调查
调查时间:为1935年(伪康德2年)12月31日。
调查内容:主要查明各常住户姓名、在户之地位、男女性别、出生年月、职业、出生地
、来满年月、民族或国籍等。
调查地域:伪满洲国内25个城市包括哈尔滨特别市、齐齐哈尔、黑河、佳木斯市等,这
些都邑既是伪满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政治经济中心、交通要道地区。
调查方法:由牌长、警察、市政公署职员、学校职员、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青年等人
担任调查员。于1935年12月16~30日将调查表发到各户,由各户先填写常住人口呈报书,调
查人员于1936年1月巡回各户时,将表搜集汇,总起来。
这次调查,黑龙江地区4城市主要结果如下表。
2.伪满洲国第二次临时人口调查
调查时间:为1936年(伪康德3年)12月31日,汇总制表完成于1938年(伪康德5年)9月
。
调查地域:伪满洲国54个城镇。当时龙江省的讷河、龙镇、克山、拜泉、泰来,三江省
的富锦与依兰,滨江省的呼兰、阿城、双城、海伦、绥化、巴彦、珠河(一面坡)、宁安,
牡丹江与东宁(绥芬河)等县城均在被调查之列。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大致与第一次临时人口调查相同。
(六)农业人口调查
1.1935年伪满农业统计调查
1935年,伪满洲国实业部农务司农产科进行了农业统计调查。限期三次报告,第一次为
1935年6月22日,第二次为同年8月24日,第三次为同年10月24日。调查内容有农业人户情况
、土地利用情况、家畜数等。
经过调查统计,伪满洲国有农业户数400.8万户,占总户数的85.2%,农业总人口2366
.8万人,占总人口的84.7%,其中黑河省农业户数为7147户、三江省12.1万户、滨江省58
.2万户、龙江省18.2万户,减去现属吉林省境内的镇东、大赉、安广、洮安、洮南、开通
、瞻榆、突泉等8县农业户数7.6万户,现属黑龙江省农业总户数为81.6万户,占总户数的
86.96%;农业人口黑河省为3.1万人、三江省73.5万人、滨江省343.8万人、龙江省107.
9万人,减去现属吉林境内洮南等8县人口46.4万人,现黑龙江省当时农业人口为481.8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87.48%。
2.1937年伪满洲国农业统计调查
1937年,伪满洲国通过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对东北地区人口、土地与农业产量进行了调
查。当时东北地区农业总人口有2358.9万人,农业总户数399.3万户①(①辽宁省档案馆经
济综合卷246。)。其中龙江省农业人口125.9万人、黑河省5万人、滨江省391.9万人、三
江省93.9万人,黑龙江地区当时农业人口为616.7万人(包括现属吉林省境内的洮南、洮安
等8县农业人口)。农业户数龙江省有18.2万户、黑河省0.9万户、三江省12.1万户、滨江
省51.8万户,黑龙江地区当时农业户为83万户。
(七)外侨人口调查
民国时期,在黑龙江地区多次对外侨人口进行了调查,其中有省区内调查,也有部分地
区及县、市调查。
1.1914年原黑龙江省外侨人口调查
民国初年,原黑龙江省分为龙江、绥兰、黑河三道。1914年,黑龙江省公署总务科为了
统计省内的外侨人口情况,进行了外侨人口调查。调查内容有人口、户数、职业、籍别、性
别等项。当时龙江道有外国人68户,368人,男198人,女170人;绥兰道有13户,37人,男2
4人,女13人;黑河道有43户,242人,男67人,女175人,以上共有外侨124户,648人。这些
外国人主要来自俄、日、法等国家,其中俄国277人、日本336人、英国22人、法国10人、其
他国家2人。他们在黑龙江地区主要从事农林牧畜业、渔业、矿业、商业、交通业、教士、律
师、医士、公务、教员、学生、娼妓等职业。
2.1919年昂昂溪等地的外国人口调查
1919年4月,原黑龙江省交涉公署为了统计居留在昂昂溪等处的外国人数,进行了外侨人
口调查。调查内容有国籍别、性别、人口总数等项。调查结果是外国人4363人,其中男1819
人、女1825人、儿童719人。分地区统计,扎兰屯有俄国男278人,女284人;美国人男2人;
希腊人男3人,女1人。博克图站有俄国人男512人,女603人,儿童719人;美国人男5人。昂
昂溪站有俄国人男780人,女857人;美国人男8人。富拉尔基有俄国人男230人,女70人。汤
原县境内仅有日本人金子太郎领有妓女10人,在城内开设妓馆。
3.东省特区侨民调查
中国政府在收回中东铁路沿线地区的各种行政管辖权后,以哈尔滨为中心,成立了东省
特别行政区,管辖中东铁路及沿线地区。为了查清管区内外籍人口情况,东省特区警察管理
处从1920年2月开始,每月进行一次侨民人口调查。调查内容分地区别、国籍别、人口性别与
年龄等,其中地区别分为5个区,国籍别分为苏联、无国籍(旧俄和其他),性别分为成年男
、女和未成年男、女。
1920年3月,东省特区侨民人口调查,共有侨民3751人,其中男1834人,女1917人;苏联
籍2900人,无国籍等2151人(旧俄2141人,其他10人)①(①黑龙江省档案馆全宗77、目录
3、卷168。)。
4.1930年外侨人口调查
1930年,原黑龙江省警务处进行全省户口统计调查,包括外国人口调查。调查内容有国
籍别、性别、男女总数等项。通过调查,境内共居有英、美、法、俄、德、日、韩及无国籍
等8国外籍人口,共1487户,6423人,其中英国男19人、女13人,法国男9人、女3人,俄国男
1841人、女1500人,美国男18人、女7人,日本男460人、女352人,韩国男1052人、女847人
,无国籍者男184人、女104人②(②黑龙江省档案馆全宗62、目录7、宗卷号1291。)。
5.1933年外籍人口调查
1933年9月,伪满洲国进行户口调查,对外籍人口也进行了调查。龙江省警务厅、北满特
区警务处、哈尔滨警察厅分别对龙江省、哈尔滨市与北满特别区内外籍人户数进行了调查。
当时共有外籍人口2.9万户,11.2万人,其中龙江省1628户,6489人;北满特别区7009户,
2.7万人;哈尔滨市2万户,7.8万人。这些外籍人口主要来自日本、朝鲜、苏联等国,其中
日本人1.2万人,朝鲜人1.1万人,苏联人3.8万人,波兰人1.2万人,英国人392人,法国
人125人,无国籍人9854人,加入中国国籍的欧美国家的外国人有1382人,其他国籍3.8万人
。
(八)保甲户口调查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国民政府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在其占领区内推行保甲制
度,进行保甲户口统计调查。国民政府内政部制定了乡镇保甲户口调查表,通电各省区按期
查报。调查内容有乡镇数、保数、甲数、户数、人口总数、男女人口数等。
1947年7月15日,国民政府内政部人口局公布了有关黑龙江地区1947年上半年的调查结果
。
1948年1月15日,国民政府内政部人口局又公布了1947年下半年黑龙江地区调查结果。
二、分地区人口调查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黑龙江地区还进行了分地区、分县市人口调查。
(一)分省区人口调查
1.1907年府、州、县户口调查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黑龙江地区进行了府、州、县户口调查,其主要目的是为
征赋摊役,只调查户数和口数。通过调查,原黑龙江省总户数为21.3万户,145.6万人①(
①黑龙江省档案馆卷21~3~192。)。剔除现属吉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赉、呼伦贝尔、
西布特哈等8708户,6.4万人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当时人口为20.4万户,139.2万人。
2.1929年黑龙江地区户口统计调查
1929年,国民政府内政部对各省进行人户调查统计。原黑龙江省民政厅对黑龙江省户口
也进行了调查统计。当时原黑龙江省有60.7万户,375.1万人,其中男212万人,女163.1
万人②(②黑龙江省档案馆历史B(3)类,0362项目,3册,71~72页。)。剔除现属吉林省
、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赉、呼伦、雅鲁、胪滨、室韦、奇乾等县和布西、索伦设治局等人口,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当时为59.2万户,356万人。同时,原吉林省也进行了同样内容的调查,
原吉林省辖境内有现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滨江、双城、珠河、延寿、阿城、宁安等23县,共
有41.5万户,266.8万人①(①黑龙江省档案馆历史B(3)类,0362项目,3册,69~70页
。)。当时黑龙江东西部地区共有人口100.7万户,622.8万人。
3.1941年伪满各省户口调查
1941年,伪满统计处和警务总局及伪满兴农部对伪满各省人口进行了调查统计,伪满总
人口有3624.8万人②(②民国36年《东北统计汇编》。),其中松江省有495.4万人,合江
省有181.6万人,嫩江省有206.6万人,黑龙江省有228.6万人。黑龙江地区共有人口1112
万人。
4.1945年东北9省区户口调查
1945年,国民政府内政部对东北9省区进行户口调查统计。东北地区总人口为3996.9万
人。其中松江省有522.7万人,合江省有178.4万人,嫩江省有226.9万人,黑龙江省有24
5.9万人,黑龙江地区共有1174万人。
(二)分县、市人口调查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在黑龙江地区还进行了大量的县、市人口调查。
1.清末县人口调查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黑龙江地区的巴彦、呼兰、木兰等县进行了人口调查,主
要是调查人口户数和口数。当年木兰县有7544户,男、女口共有6.6万人。1909年(清宣统
元年),兰西、木兰、巴彦、宾县又进行了人口调查,主要调查境内人口户数、口数、男、
女人口数。其中巴彦县有3.3万户,男、女共23.6万人。
2.民国时期县、市人口调查
民国时期,县、市人口调查增多,调查内容也增多了,调查方法亦有所改进。1915年,
嫩江、克山、讷河、安达等县进行了人口调查,按照全省统一制定的《户口调查表》,依地
别(乡、镇)顺序填报人口户数(户分正户、附户)、男、女人口数,以及学童、壮丁数等
。
通过调查,嫩江县有正户1870户,附户556户,男丁9003人,女口7172人,总户数为242
6户,总人口16175人,学童1672人,壮丁3242人①(①黑龙江省档案馆卷13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