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孛儿帖赤那

  孛儿帖赤那,唐代中期蒙兀室韦首领,成吉思汗二十二代祖。
    《旧唐书·室韦传》载,唐代室韦20多部,源于俱轮泊的望建河“东经蒙兀室韦之北” 。据考,俱轮泊,当是今呼伦贝尔盟的达赉湖,望建河系今额尔古纳河。首见于史籍的“蒙 兀室韦”,就是《新唐书·室韦传》中的“蒙瓦”室韦。该部生活在望建河下游之南,即波 斯史家拉施特所言的“额尔古涅昆”地区。这里“山坡险峻”,森林密布,亦有“优良的草 场。”
    约八世纪中期即唐中期,蒙兀室韦已发展成由若干部落组成的共同体。据传说,孛儿帖 赤那(蒙古语,汉译“苍狼”)是该部颇“受尊敬”的首领,“有许多妻子和孩子”。“长 妻”叫豁埃马阑勒(蒙古语,汉译“白鹿”),在其所生“诸子中最有出息”的该是巴塔赤 。
    由于蒙兀室韦部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口蕃衍,其“所占的地域显得日益狭窄”,生活 出现困难。基此而“互相商量”,如何才能“走出这个严寒的峡谷和狭窄的山道”,以寻求 新的生活空间。于是孛儿帖赤那领导部众开始了著名的西迁活动。“宰杀了七十头牛马”, 用皮“作成了风箱”,煽起熊熊烈焰,“直到山壁熔化”,“从那里获得了无数的铁”,开 辟了通道。蒙兀室韦男女老幼乘着马,驾着幌车,赶着牲畜,走出深邃的森林地区,来到今 呼伦贝尔地区。经“腾吉思水”即今达赉湖,继续向西偏南前进。进入漠北之后,穿过大片 草原、沙漠和山林,来到斡难河源头,亦即不儿罕山地区住下来,终于完成这次大规模西迁 的历史任务。
    孛儿帖赤那卒,儿子巴塔赤成为该部首领,称“巴塔赤合罕”(蒙古语,汉译“牧民的 首领”)。这支人,当是蒙古民族正宗部分的“源头”。孛儿帖赤那距成吉思汗共二十二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