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杨泰师

  杨泰师,唐朝渤海国文王大钦茂时期著名诗人,官归德将军。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即日本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二年,日本以小野田守为正使,高 桥老麻吕为副使,访问渤海。同年秋,返回日本。渤海文王大钦茂以辅国大将军、行木底州 刺史兼兵署少正、开国公杨承庆为大使,归德将军杨泰师为副使一行23人护送回国,同时回 访日本,并吊圣武天皇丧。
    九月,杨承庆、杨泰师抵达日本,居于越前(今日本福井县东北部)。十二月入日本京 都。翌年正月,向淳仁天皇呈国书及信物。国书表示,对圣武天皇“登遐”,深感悲伤。“ 是以遣使吊问”。天皇授大使杨承庆正三位,副使杨泰师从三位,判官冯方礼从五位下,宴 于朝堂。
    杨承庆、杨泰师等准备启程返回渤海时,日本太保藤原惠美押胜设宴饯行于田村第,赋 诗送别,副使杨泰师作诗唱和。日皇以书付承庆、泰师,“并予女乐及绵一万屯”。
    杨泰师的诗作,在日本《经国集》中仅收录《夜听捣衣诗》、《奉和纪朝臣公咏雪诗》 两首。杨泰师前诗描写在日本的一个夜间,听到“邻女捣衣声”,“声来断续因风至,夜久 星低无暂止。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作者触景生情:“霜天月照夜河明,客 子思归别有情”;“寄异土兮无新识,想同心兮长叹息。”感情细致,用词恰当。堪称为代 表作。
    按相送来使的惯例,日本以高元度为正使,内藏全成为副使,同行99人,于翌年二月送 杨承庆、杨泰师归国,并假道渤海入唐迎藤原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