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 赵桓
赵佶,即宋徽宗,神宗赵顼第十一子,哲宗之弟。生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哲宗
时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死,代其兄即帝位,为北宋第八代皇帝。
赵桓,即宋钦宗,赵佶之长子。生于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为北宋末代皇帝。
赵佶在位期间,任用蔡京集团把持朝政,贪婪横暴,穷奢极欲,在民间滥征捐税。曾搜括江
南的奇花异石,称“花石纲”,运至京师开封,修筑豪华的园林,即“艮岳”,并筑华阳宫
等宫殿。由于尊崇道教,还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当时由于土地兼并,赋役繁重,
致使阶级矛盾激化。东北地区,金人继辽而起,不断进攻中原。宣和七年(1126年),金在
灭辽的基础上,大举攻宋,次年正月,进围汴京。赵佶传位太子赵桓,改元靖康,然后逃往
亳州。不久,金军在赵桓答应割地称臣及北宋爱国军民力战下,被迫退去。赵佶返京后,斥
逐抗战派,过起太上皇的腐朽生活。
同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下。十二月,赵桓亲自去往金营,奉表求和,称臣谢罪,献两河
土地。次年三月末,金军在大肆掳掠并立张邦昌伪楚政权后,就押解徽、钦二帝等皇室、宗
室、诸色工匠、教坊等男女,共14000余人,分7起北撤。其中,赵佶是在第4起,自汴京直接
押赴燕山,五月十三日抵燕山,馆于延寿寺。钦宗是在第7起,绕道云中(今山西大同)转赴
燕山,与徽宗会合。至云中为六月初二日,抵燕山为七月初十日,馆于愍忠祠。由于他们均
是战俘,因此途中备受凌辱,“长途鞍马,风雨饥寒,死亡枕籍。妇稚不能骑者,沿途委弃
”。徽、钦二帝也不例外。以钦宗为例,金人令他换上青衣,头戴毡笠,乘骑黑马,并派兵
监押。钦宗在路上,“时时仰天号泣”,但都被金兵呵止。夜宿时,手足还要被捆缚。
他们在燕山会合后,至九月十三日又被远徙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而宗室濮
王赵仲理等1800余人仍留燕山。双方分手时,正值秋冬之交,徽宗见这些宗室“有衣不蔽体
者”,心中惨然,就命从人将自携生绢50匹分赐予之,作冬衣之用,然后挥泪而别。二帝等
行990余里,于十月十八日始抵中京,居于原辽之相国府。这里“地极荒凉,远逊燕山”,距
金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尚有3000里。
次年(1128年)三月(一作七月),二帝又被迁徙至通塞州,“给地千五百顷,令种莳
以自养”。二帝各有《眼儿媚》词之作,均作于此次迁徙途中。
八月二十一日,二帝一行1300余人被迁徒至会宁府。二十四日金人举行献俘仪式——牵
羊礼。钦宗妻子朱皇后由于无法忍受这种耻辱,当晚自缢未遂,又投水自尽。次日,金人降
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并将钦宗之母韦妃、宋高宗赵构(徽宗第九子,当时已称
帝,建立南宋政权)之妻邢后及300名宋室女眷,安置洗衣院服苦役。
十月下旬,金人又命二帝、诸王、驸马、内侍、宫眷迁徒韩州(今辽宁昌图八面城)。
这时,留居燕山的宗室仲理已死,其下1800余人,死去一半,余900人徙韩州。同年十二月二
十六日二帝等抵韩州,耕种以生。
天会八年(1129年)七月,又徒二帝于胡里改路五国头城(今依兰)。当他们从水路行
至中途,金人又命将二帝随从宗室仲晷等500余人移居临潢府,内侍黎安国等300人移徙咸州
。这时二帝周围,除了家属外,只有和仪郡王有奕等6人。当时徽宗曾向来使恳请将众人留下
,来使不从,徽宗只好召谕众人道:“卿等相随而来,忧乐固当同之。但事属他人,无如之
何!”言罢泣下,众人只得“相与号呼而出”。
天会十年(1132年)六月,徽宗第十五子沂王赵?与驸马刘文彦(一作刘 彦文)诬告徽
宗左右及信王赵榛(徽宗十八子)谋叛。金人派人审问,结果赵?与刘文彦均被处死。
徽宗本擅诗词,在北狩过程中,“伤时感事,形于歌咏者,千有余首”。但在赵?与刘
文彦“告变之后,举畀炎火”,传世无几。
天会十三年(1135年)四月二十一日(一作二十三日),徽宗赵佶卒于五国城,时年54
岁。徽宗工于诗词,尤擅书画。其正书,世称“瘦金体”,绘画长于花鸟山石人物。在位时
曾命文臣编辑《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等,后人辑其诗词为《宋徽宗
诗》、《宋徽宗词》。
徽宗临终遗命归葬内地,金廷不准。至皇统元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达成和议,双
方划淮水为界,南宋向金纳币称臣。由于宋高宗以索回其父、母(郑太后)、妻邢后之尸骨
及亲生母亲韦贤妃为签约条件,因此金廷于次年四月才遣使护送徽宗和前已卒于金地的郑太
后、邢皇后梓宫及韦贤妃归宋。
韦贤妃起行时,钦宗卧在车前泪流满面地说道:“归语九哥(即其九弟高宗)与丞相(
即秦桧),我得为太乙宫使(宋宫观使有职无权)足矣,他不敢望也!”言外之意是说,其
弟倘能救自己还朝,不敢再想恢复帝位,即使做个无实权的宫观使,也就心满意足。韦贤妃
听了泪如雨下,与他信誓而别。但当韦贤妃回到临安,入居慈宁宫时,才知道高宗根本不打
算迎回钦宗,因此也就不敢把钦宗车前之语告知高宗。这样钦宗赵桓在苦苦盼归而又杳无音
讯的情况下,逐渐转向绝望,最后于金大定元年(1161年)五月十九日含恨死去,终年5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