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格·斡惕赤斤
铁木格·斡惕赤斤,亦作帖木格·斡赤斤,成吉思汗同母幼弟,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
年)生。斡惕赤斤系蒙古语,汉译“灶火和禹儿惕之王。”是时,蒙古诸部流行幼子继承父
亲遗产的习俗,故幼子亦恒称斡惕赤斤。
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年),成吉思汗灭亡克烈部,西与乃蛮部接界,故乃蛮部很不自
安。乃蛮部首领太阳汗自恃国富人众,欲举兵击灭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并做了一些准备
。对此,成吉思汗部下有两种意见,多数人以“春天马瘦”为词,认为不宜马上与乃蛮作战
;斡惕赤斤却力排众议,积极主张立即整兵征伐,俘虏太阳汗,消灭乃蛮部。最后成吉思汗
同意了斡惕赤斤等少数人的意见。是役,斡惕赤斤掌“从马”(蒙古骑兵,一兵多马,轮流
骑之,待骑之马称“从马”。从马数量很多,需要一些人管理)。但在“阵之中,并不落后
”,吓得太阳汗一再败退。通过这次战争,果然擒杀太阳汗,乃蛮部灭亡。
在成吉思汗西征中亚、欧洲的7年中,斡惕赤斤受命驻守漠北,肩负保卫蒙古本土的重任
。是时,全真教首领邱处机应召前往中亚见成吉思汗,在陆局河(今克鲁伦河)附近,会见
“斡辰大王”于牙帐,“斡辰大王”即斡惕赤斤,给邱处机师徒留下深刻的印象。
根据蒙古“幼子守灶”习俗,母亲诃额仑跟随斡惕赤斤,并对其偏爱。成吉思汗对这位
幼弟之爱“胜过其余诸弟”,特意“让他坐在诸兄之上”。分封时,连母亲一起得到10000户
,这是最多的一份。母亲逝世,分户等大体由斡惕赤斤继承。其封地在蒙古高原“东北角”
,为哈喇哈河(今哈尔哈河)流域,大兴安岭东西,后来往东扩展到今嫩江、松花江一带。
辽王薛阇撤藩,斡惕赤斤受命镇守辽左。甚至辽东、高丽的军国大事也受其节制。其封地广
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故权势颇重,常以“东部大王”称之。基此,逐渐形成“尾大不
掉”之势,与汗廷的矛盾随之不可避免。
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窝阔台大汗卒,由皇后脱列哥那“称制”主持朝政。由此朝
政混乱,皇家内部斗争激烈。两年后,斡惕赤斤率重兵西进,企图占领窝阔台大汗的斡耳朵
,夺取政权。脱列哥那惧,“欲西迁以避之”。当斡惕赤斤得知窝阔台大汗的儿子以兵相迎
时,后悔失策,乃以前来奔丧为托辞。1242年,窝阔台儿子贵由即大汗位,斡惕赤斤受审,
政变罪证确凿,被处死,终年74岁。
蒙古人中,斡惕赤斤“以好兴建宫院著名”、“到处兴建宫殿,城郊宫院和花园”。反
映其游牧文化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