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登峄
方登峄,字凫宗,号屏垢,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生。安徽桐城人。方拱乾之孙,方
玄成之子。自幼过继给方兆及为子。工诗善画。16岁补县学生。后来出游京师、陕西、河南
、湖南、岭南等地,受到各地知名人士的欢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被选授为贡生,
授中书舍人,后迁工部都水司主事。俸虽薄,而好客,因此“座客常满”。凡是同乡人来京
师者,“就之如归”。
康熙五十年(1711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受牵连。由于《南山集》作者戴
名世曾引用过方玄成的《滇黔纪闻》,被认为“大逆”之言,而被捕下狱。康熙五十二年二
月初七日(1713年3月3日)结案,戴名世处死,已经去世的方玄成开棺戮尸。方登峄同其子
式济、兄云旅(玄成第三子)、云旅子世槱并妻子等均遣戍黑龙江。
方登峄等至黑龙江,安置在卜魁(今齐齐哈尔市)。居十余年,“冬无裘帛,或阅日不
举火,洒然忘身之在难”。身处危苦之中,在莳花种菜之外,则读书吟咏,写有大量诗作,
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反映出清朝前期黑龙江的历史面貌。这期间,与其他流人,如《画沙
集》的作者满族诗人讷尔朴、《古今图书集成》的原编者陈梦雷、程朱理学的崇拜者满族官
员图尔泰,交往甚多。
雍正六年(1728年。一作雍正三年)八月,方登峄卒于戍所。
方登峄遗著有《依园诗略》、《星砚斋诗稿》、《垢砚吟》、《葆素斋集》、《葆素斋
古乐府》、《葆素斋新乐府》、《如是斋集》各一卷。前二卷是少年及居官京师之作,后五
卷基本为塞外之作。登峄诗名早著,其古体诗深得乐府神理,体近杜、韩,笔力健举。塞外
之作,“词多悲苦”,但边塞的风光、景物、土俗、人情,历历如绘。尤其是《灯官曲》、
《打貂行》等新乐府三十章,更是研究黑龙江边事民风的珍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