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澄
许景澄,原名癸身,字竹筠,一作竹筼,浙江嘉兴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生。
同治七年(1868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十年,授编修。光绪元年(1875年),任顺
天乡试同考官。翌年,升侍讲,并加二品顶戴,充出使日本国大臣,因父丧未行。
光绪九年,中法战争将起,上疏建策加强台湾防务,选购洋枪训练劲旅,派弁勇赴德国
学习铁舰驾驶等,得清廷嘉纳。光绪十年,任出使法、德、意、荷、奥五国大臣,次年兼任
驻比利时公使。时值国内海军初创,前使者从德国订购铁甲船舰均未完工。许景澄接管后,
深入船厂,查稽船制利弊,作《外国师船表》上奏朝廷。疏请加强海防,在“大沽口宜设铁
甲炮船,胶州湾宜为海军屯埠”。十三年,回国。
光绪十六年,任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翌年四月,他就历年来黑龙江江东六十
四屯东段,被沙俄侵吞一事,向沙俄外交部提出交涉。根据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规定,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江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永远居住,由黑
龙江将军管理,俄人不得侵占。但在光绪五年(1879年)后,沙俄在江东六十四屯东部越界
占地,发生中俄双方的土地纠纷。双方边界官员曾在光绪六年(1880年)和光绪十三年(18
87年)重新会勘界址,设有封堆。俄方仍进行蚕食,对在中方界内的苏忠阿所耕熟地拒不交
还,还对苏的耕地提出“纳税”问题。交涉中,许景澄反复辩论,说明苏忠阿耕地的合法性
和应执行会勘界线。俄方百般抵赖,直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方准苏忠阿“永远耕种”。
许景澄在给总理衙门函中提到,“江左荒寒可耕之壤不多,满屯一带环近江岸,水土较腴,
益为彼所垂涎,……将来纠葛之端恐犹未艾”,已预见问题的严重性。光绪十八年,又为阻
止沙俄霸占西部帕米尔地区领土,进行了三年的谈判,据理驳斥沙俄违约占地,最后被迫同
意沙俄建议,以边界未定以前,双方军队维持现状。因谈判需要著《帕米尔图说》、《西北
边界地名译汉考证》。许在出使俄国六年期间,由太仆寺少卿转通政使副使,又授光禄寺卿
及补内阁学士,擢工部右侍郎。
光绪二十一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俄、法、德三国出面,迫使日本归还根据条约
割占的辽东半岛。朝廷上下皆以为喜,许景澄疏言:“俄怀自便之心,德挟责报之意,自此
以往,事故滋多矣”。要求对俄德两国交涉,分别派遣使节。次年任德国使臣。未赴德国以
前,沙俄以援助中国抵制日本为名,欲“借地筑路”,使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取道黑龙江、
吉林与海参崴接轨,而诱迫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景澄始则力阻,后奉命在柏林,与俄
财政部副大臣、华俄道胜银行董事波·姆·罗曼诺夫多次进行谈判,9月2日,代表中国政府
和华俄道胜银行签订入股《伙开华俄道胜银行合同》,合同规定中国以库平银五百万两入股
于道胜银行。9月8日,又与华俄道胜银行董事长艾·艾·乌赫托姆斯基及该行总办阿·尤·
罗特施泰因签订《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合同规定华俄道胜银行建造、经理此铁路
,另立一公司名中国东省铁路公司,公司总办由中方选派。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七日(18
97年1月19日),许景澄被任命为首任总办。不久,公司俄方送阅路图,大致西由呼伦贝尔入
境,经齐齐哈尔及宁古塔之北至俄界。此后,俄国又说因兴安岭,山峻雪大,拟由呼伦贝尔
以东,经伯都讷至吉林,再折而东,妄图内侵。景澄以凭件未载,吉林一带,民居较多,拨
地不便,阻其路南侵。同年遂定东清铁路(即中东铁路)自胪滨(即满洲里)入境,经海拉
尔、龙江、安达,以滨江(即哈尔滨)为中枢,越牡丹江至东宁出境达海参崴。在勘路修筑
中,俄方总监工对将来大批物料器材,由松花江水路运人,让公司总局自给行船执照,以凭
往来载运。许景澄坚持“合同载总办随时查察,铁路公司之事,若仅凭总局自给船照,究涉
宽混”,“由总办给照,并照合同,听总办稽查”。又具体拟订了公司轮运执照七条,听地
方卡伦官点数抽查,以防承运人夹带私货,勿使漏税,维护了中方主权。许景澄在兼任铁路
公司总办时,对公司列支公费,悉数咨存总署,分文未取。鉴于东省铁路交涉日繁,用公司
经费创办了俄文学堂,培养翻译人员。
光绪二十三年,德国借口曹州教案,派军舰占领胶州湾,沙俄亦乘机派舰队进驻旅顺,
继之索租旅顺、大连湾。清廷命许景澄任头等专使由德赴俄,与驻俄使臣杨儒会同对俄交涉
。次年一月,沙俄尼古拉二世会见许景澄,景澄要求俄国从旅顺撤军,沙皇避而不答。三月
,经反复交涉,俄国仍强行租借旅顺、大连湾。中方同意中东铁路公司由中东铁路干线哈尔
滨站起,修筑一条支线直至旅顺、大连湾。7月6日,许景澄、杨儒与中东铁路公司签订《中
俄续订东省铁路支线合同》,虽然对俄方运料、伐木、开矿“各事酌议限制”,仍丧失了大
批利权。事竣,因病回国。到北京后,命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兼署礼部右侍郎,调补
吏部左侍郎,派充大学堂总教习,督办关内外铁路。时意大利企图租借浙江三门湾,朝廷犹
豫不决,景澄“抗言驳之,事乃寝”。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爱国反帝运动进入高潮,列强以保护使馆和教堂为借
口组成联军侵华,在慈禧太后的主持下,清廷发布对外宣战诏书,企图利用义和团民抵御外
侮。景澄与太常寺卿袁昶联名上疏,力主镇压义和团,保护使馆,以防各国作为干涉口实。
但载漪等乘机诬陷,交章弹劾。慈禧太后视许景澄为帝党。七月三日(7月28日),与袁昶首
批被杀,“临刑,皆神色不变”。年末,开复原官。宣统元年(1909年),谥文肃。著有《
许文肃公遗稿》、《奏疏录存》、《出使函稿》、《帕米尔图说》、《西北边界地名译汉考
证》等。
1922年,中东铁路公司拨款3万卢布在哈尔滨修建许公碑以为纪念,是碑于60年代“文化
大革命”中被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