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姚福升

  姚福升,又作富升,字申五。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生,祖籍属清内务府正黄旗汉 军,后移驻吉林。幼年丧父,13岁读书,17岁辍学入吉林将军衙门印务处当差。随后改做 其他差役,共历时十年。后因考取汉文教习,三年任期满转武职,先后任水师营六品、五品 官,四品总管。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以五品官职调来瑷珲督办镇边军粮饷。二十年, 奉调驻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三十一年,在奉天盛京将军增棋幕府中参赞军务,经增棋举荐 ,调黑龙江省督理善后。
    庚子之乱后,沙俄武装占领东北三省,拒不撤军。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初十日(1907年 1月23日),姚福升经黑龙江巡抚程德全保举,得署理瑷珲副都统印务。另设瑷珲善后局,以 谢泰钧任总理。三十三年初,姚福升到瑷珲城西三家子屯接印视事,目睹“旗户荡析,离居 困苦”的惨状,乃“竭诚操守,尽心求治”,“行内政,务秉诚心求民隐;遇外交,必持大 体保主权”。姚福升亲自带人逐屯逐户进行调查,安抚赈济鳏寡孤独。当看到大、小黑河屯 基地被俄国人占做菜园时,即带人挨门将俄国人驱逐,将土地归还原主。同时,姚福升多次 与俄国阿穆尔省总督交涉,要求履行条约,马上撤兵,终于在同年春收复了瑷珲全境,并且 拒绝了沙俄欲强行把瑷珲码头作为商埠基地的无理要求。姚福升还拟定垦务章程,清丈土地 ,安置难民,赶修城署,支持商人营运。副都统衙署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动工兴建,其主体 工程于同年十月底先期竣工,因此乃将衙门从三家子屯迁入城中于署内办公。姚福升到任未 及三载,瑷珲复现商贾辐凑、贸易繁兴的局面。放荒、办学诸项事业渐次开展。姚福升主张 ,收复失地后必须设置卡伦,做到“我疆我理”。于是沿江巡视2000余里,绘制详尽地图, 提出在沿江设置20处卡伦的意见,并对卡伦官兵生活亦周密筹划。
    随着瑷珲的重建,原江东六十四屯受难居民要求返回故土的呼声日高,他们因无地可种 ,无房可居,先人坟墓也无法迁回而悲愤欲绝。姚福升一面多方筹款救济,一面向朝廷呈报 ,并多次直接与俄方据理交涉,要求索还江东六十四屯。
    但是,由于沙俄蓄意侵占中国领土,清政府在外交上又腐败无能,江东六十四屯终于一 直成为历史悬案。姚福升对此十分感愤,认为“实难对各屯难户”。
    宣统元年(1909年),瑷珲副都统改为兵备道,仍以姚福升试署。同时,裁善后局,改 设瑷珲直隶厅。民国建立后,姚福升留任至民国二年(1913年)1月,黑河道署理道尹张寿增 到任后始离任。后因各界挽留而于瑷珲定居。民国十八年(1929)年卒于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