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屠 寄

  屠寄,初名庾,字敬山,一作竟山,号结一宦主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生。祖籍江 苏武进。父康璿,母叶氏,因伯父康福无后,以他过继为嗣。光绪十四年(1888年)入 张 之洞幕府,任广东舆图局总纂,主修《广东舆地图》。并任广雅书局编审,与著名学者缪荃 孙同校《宋会要》辑稿。
    光绪十八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浙江淳安知县、工部候补主事。戊戌变法前 后,主张译洋书、兴教育,以开民智,先后任扬州仪董学校总教习、京师大学堂正教习、奉 天大学堂总教习与南通国文专修馆馆长。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钦差大臣延茂奉旨赴黑龙江,从事“查放闲荒,查办金厂, 试办木税”事,屠寄应邀同往,十月行抵省城齐齐哈尔。由于屠寄主张不要接受当地每日供 给银两的“陋规”,与延茂不合。次年,延茂事毕,将要离省,正值清会典馆咨文要求测绘 江省舆图,而黑龙江纂修舆图乏人,进展迟缓,黑龙江将军恩泽深知屠寄“学问淹雅”,乃 于五月十六日(6月26日)申奏暂留屠于寄黑龙江总纂会典舆图,得到清廷允准,留任屠寄为 黑龙江舆图总纂,主持舆图的测绘和图说的纂修事宜。恩泽因约侯会典舆图成,即改舆图局 为通志局,预聘屠寄为黑龙江通志总纂,屠寄亦慨然应允。是年十月,成立黑龙江舆图局兼 通志局,随即开展工作。
    黑龙江舆图的测绘,始于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二年,已历时六 载,却很少进展。屠寄受任后,“选八旗聪颖西丹十六名,责成原调之北洋武备学生崔祥奎 ,昕夕在局教以三角测量之法,”培训后分四起分城测绘。与舆图局人员于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将黑龙江六城的草图全部测绘完毕。接着于次年完成了全省舆图的审修及《图说 》的撰写。由他主修的这部《黑龙江舆图》与《图说》,是依据对黑龙江地区首次科学勘测 资料编制而成,博采旧籍方志,尤重实地考察,因此远较旧图说精审翔实。
    纂修《黑龙江通志》的工作,当时曾拟出《黑龙江通志条目》,但因档案满文译汉“翻 译既需时日,编纂尚待多才,条理既烦,仓卒断难集事”。至光绪二十五年四月,终因经费 支绌,财政困难,修《黑龙江通志》的事被迫告停。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兴起,屠寄与黑龙江将军寿山发生政见分歧。当沙俄入 侵黑龙江后,形势急转直下,屠寄感到修志无望,遂自草地入关。流寓大同,“两次被劫, 书籍一空”。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其任常州府属八邑中学校长的长子屠宽 ,领导学生响应革命。屠寄也出任武进县民政长,“在职三载,善政甚多”。后任北京大学 国史馆总纂。民国十年(1921年)卒,年66岁。
    屠寄工于诗并擅骈文,尤长史地之学。学风严谨,重视实地考察。他曾耗二十余年精力 ,致力于蒙古史、元史的研究,博采旧籍与外文史料,撰成《蒙兀儿史记》160卷(内有缺卷 )。对《元史》的缺误,有所补正。其著述除《黑龙江舆图说》外,还有《京师大学堂中国 史讲义》、《结一宦诗》、《结一宦骈体文》、《黑龙江驿程日录》、《黑龙江水道记》、 《柳边考古录》、《柳外归程录》、《元秘史地理今释》、《东陲地理诗》。另编有《国朝 常州骈体文录》、《洛阳伽蓝记疏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