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周树模

  周树模,字少朴,号沈观,又号孝甄,晚年自号泊园老人,湖北天门县人。咸丰十年( 1860年)生。父启善,恩贡生,候选教谕,因省试屡试不中,授徒自给。
    周树模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绾,授翰林院编修。历任 广东副主考,广东会试同考官,山西副主考、山西会试同考官、江苏提学使。光绪二十一年 、二十五年,双亲相继去世,在家居丧期间,悉心研读礼记,湖广总督张之洞,常与商议治 理地方事宜。光绪二十二年洪水,张之洞特委周树模主持修筑唐心口堤事。
    光绪二十八年入京,由编修授御史,曾弹劾广西提督苏元春、两江总督魏光焘,皆为清 廷嘉纳。此外,还有一些上奏章疏,亦皆关系国家要事。光绪三十一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 考察宪政,树模以御史偕行,前往日本、欧洲各国。归国后,五大臣所上立宪疏,即出自树 模手笔。旋任江苏提学使。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三省改设行省,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十二月二十五日( 1908年1月28日),调周树模为奉天左参赞,颇为倚重。次年,二月十七日,特授树模署黑龙 江巡抚。当时黑龙江省土旷人稀,除东部已开垦的呼兰、绥化两府较为繁盛,其它地方亟需 开发整治。周树模赴任后,周密擘画,定移民实边之计。随着移民日益增多,清廷裁撤黑龙 江、墨尔根、呼伦贝尔三城副都统,相应添设呼伦贝尔、瑷珲、兴东兵备道,下添设龙江、 嫩江、黑河、胪滨、海伦五府,并十余厅、县,设治规模大定。任内留用老成谙练,熟悉边 情的宋小濂、姚福升为道员。起用精明干练,听断明决的黄维翰、范守佑、关文泰等一批府 县官员。参劾贪啬无能,犯禁吸毒的福全等人,以整顿机关,开拓政务。宣统元年(1909年 )六月,实授黑龙江巡抚。十一月,采纳宋小濂意见,为了严防沙俄偷越国境,侵蚀主权, 订立了呼伦贝尔沿边卡伦暂行试办章程,设卡伦20所。卡内官兵农、武结合,移民实边垦殖 。宣统三年,充任会勘中俄边境大臣,与俄国代表进行《满洲里界约》谈判。俄国利用中国 辛亥革命之机,乘危要挟,妄想在陆界上,把中国领土满洲里,划入俄国版图,周据理力争 ,不为所动,挫败俄国侵夺满洲里的阴谋。
    周树模主政黑龙江之初,省内财政支绌,每年岁入不及100万,岁出计需200万,库无一 月宿储,而省政百端待举。树模通过整顿粮酒捐税,每年增收40余万两白银。借款运销官盐 ,实行水陆转运,年增进盐课银10余万两。再通过清理财政,酌定公费等级等,事不扰民, 财政收入逐渐丰裕。
    周树模还致力于发展文化教育,兴办实业。于齐齐哈尔西关外古庙基址上建起图书馆, 搜集官私书籍,充实库藏,设有藏书楼、目录室、阅览室等。创办中学堂一所。改革师范教 育,创办初等工业学堂、农业学堂,推广简易识字学塾。为充实和稳定师资,奏请凡京师和 内地人员派往黑龙江充当教员者,准予同云贵等省奖励一律办理。并创办了行省公署印刷所 及黑龙江官报局,出版《黑龙江官报》,以促进出版印刷事业的发展。此外,还拟兴修讷河 、海伦铁路,筹办甘河煤矿,设立爱黑矿务公司,开采金矿,限于人力、财力,未能实行。
    武昌起义后,周树模派人赴武昌等地侦察军情。同时,仿奉天模式,成立黑龙江国民保 安会,自任会长,宣布如有散布谣言,分送传单,鼓吹独立及其它秘密集会等不法行为,扰 害公安者,劝谕无效,即拿送地方官办理,企图镇压革命活动。不久,省内革命活动更趋高 涨,他以“病势增剧,难任艰危”,离职入关。民国三年(1914年5月),在徐世昌援引下, 任平政院院长,兼高等文官惩戒委员长。民国九年(1920年)7月2日,总统徐世昌提出让周 树模组阁,但亦未能实现。前后在京十年,常与左绍佐、樊增祥等人相往还。民国十四年( 1925年)在天津病逝。著有《沈观斋诗集》、《抚江奏稿》、《抚江函稿》等。晚年另有《 沈观斋诗抄》,收诗百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