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泰
吴泰,清光绪十年(1884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县一个铁匠家里。少年丧母,与父亲
相依为命,以开设铁匠铺打铁为生。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中东铁路工程局派人到山东
招募工人,年仅15岁的吴泰应招来到绥芬河,参加了修筑中东铁路的工程。不久,他又被派
到乌苏里铁路干活,后入海参崴铁路工厂做工。
1905年10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下俄国全国铁路工人举行了总罢工。吴泰在海参
崴铁路工厂因参加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而被工厂开除。随即来到哈尔滨,入中东铁路哈尔滨
总工厂(当时称三十六棚总工厂)机车分厂做工。
吴泰为人热情,有斗争经验,还会讲俄语,为了反对中东铁路局沙俄当政者的统治和压
迫,经常组织工人同工厂的俄国大小总管作斗争,在工人中颇有威望。1907年1月,吴泰曾代
表中国工人与俄国工人一起商量营救被捕的俄国工人,经过罢工斗争,沙俄当局被迫将被捕
者释放。
1907年4月下旬,吴泰因为在俄国做工时曾参加过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所以便
在工人中讲述纪念“五一”劳动节的重要意义,并鼓动三十六棚工友也起来纪念“五一”劳
动节。吴泰的倡议,受到许多工友的赞成和响应。当时在三十六棚总工厂做工的共有30
00余人,其中俄国工人有1000人左右。基于过去中俄工人团结一致、共同斗争的传统,大家
推吴泰与俄国工人商议,采取共同行动。患难与共的中俄两国工人,为了摆脱残酷的压迫和
剥削,争取8小时工作制,决定在5月1日这天举行集会,纪念自己的节日。同时,还联络哈尔
滨铁路机务段、车站和面粉厂等处工人一起参加。
4月30日上午,吴泰等中俄工人代表去找工厂厂长巴切罗夫交涉,要求5月1日放假一日,
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遭到厂长的拒绝,吴泰说:“如若不放假,我们就罢工!”巴切
罗夫竟以霍尔瓦特的68号命令相威胁。于是中俄工人代表召开秘密会议,商量对策。俄国工
人代表提议改在5月14日(俄历5月1日)这天举行纪念活动,因为在俄国,有时也在这一天举
行纪念活动。这一提议得到通过,会后复进行串联,争取更多的工人参加。俄国厂长闻知消
息后,即张贴68号命令的布告。但工人对此不加理睬,巴切罗夫又扬言,好好干活给涨工资
,五一干活给发双薪,加以利诱。
5月14日中午,总工厂的汔笛一响,总厂中俄工人连同其他站段工人一起,放下工具,离
开工厂,向预定集合地点松花江边集结,当得知铁路当局准备派军警镇压时,工人代表立即
决定将集会地点改在江北。当军警赶到江边时,几千名中俄工人在船员的帮助下,已经全部
乘船到达江北岸。
下午1时,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集会开始。会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员鲍·札·
舒米雅茨基发表演说。中俄工人也先后发表演说,控诉沙俄侵略中国,压迫、剥削中国工人
的罪行,号召中俄工人团结起来,同俄国厂长和资本家斗争到底。集会至晚6时才结束。
吴泰领导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后,在工人中的威望越来越高。社会民主工党党员西
林(舒米雅茨基)就是这前后与之结识成为好朋友的。西林在总工厂建立了秘密的俄国职工
联合会,吴泰等10余名中国工人加入其中,在中俄工人共同与沙俄当局的斗争中,吴泰成为
牵线人和工人领袖。
1910年11月,哈尔滨地区发生鼠疫,疫情迅速蔓延。当时,中国工人大部分住在简陋的
工棚里,卫生条件很差,许多工人也被传染上鼠疫。沙俄操纵的中东铁路管理局不仅不予治
疗,而且还派出“药包子车”,到处抓人捕人,只要认准谁是染疫者,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关
进“药包子车”里。由武装士兵押送到设在偏僻铁路线上的临时隔离所——木制棚车里,进
行所谓“隔离”。
吴泰对于中东铁路管理局沙俄当政者借“防疫隔离”迫害中国工人的作法十分气愤,他
组织一批工人,多次砸跑“药包子车”,救出数十名工人。但由于不慎,自己也染上鼠疫,
经医治无效,于1911年1月病逝,年仅27岁。